第72部分 (第1/5页)
奇,历代书画,都是车载斗量,不可计数。
满朝文武,更是忙了个不亦乐乎,不管跟王钰交好的大臣,或者是同的大臣,都在替王钰准备着新婚大礼。我大宋开轻的宰相成婚,可谓国这大事,又岂能敷衍?
更有甚者,民间听闻小王相爷婚讯,百姓们都奔走呼告。特别是幽云十六州的商贾,推举周兴为代表,携巨资入京,恭贺小王相爷新婚之喜。
正月二十二,黄道吉日。晌午时分,正是汴京城最热闹繁华的时刻。宝国公府,张灯结彩,披红带绿,一片喜气。府门前,一顶八抬花轿,早就停放在此。赵桓特旨,王钰成婚,虽是私事,但其身居右相,为国之重臣,成婚时可用一品大员仪仗迎亲。
宝国公的仪仗,东起五岳亭,西到玉水阁,长约数百步。更兼朝中文武大臣的官轿不时停在府门前,挤了一个水泄不通。
国公府管家王忠,在站在府门口,迎候着四方宾客。
“开封府尹李大人到!”
“礼部尚书洪大人到!”
“参知政事尚大人到!”
王钰府前,权贵云集,王忠一一接待,收下礼单。正忙得热火朝天,忽听背后一个黄莺出谷般婉转的声音问道:“王忠,吉时已到,赶紧派人去迎亲啊。”不是旁人,正是今日王钰大婚,唯一可充当“高堂”的人,李师师。从三天以前,李师师就抱病到王钰府上,替他着手筹办婚礼。
宝国公府前,人声鼎沸,李师师就在王忠身后说话。他却也听不清楚。见李师师手指府外迎亲仪仗,方才明白,赶紧催促仪仗起行,前往童枢密府上迎亲。
那浩浩荡荡地仪仗一起行,可叫汴京城的百姓开了眼界。在这天子脚下,什么大事不见过,可这样气派的迎亲队伍,可还是头一遭看到。百姓们都爱看个热闹。于是全都跟着仪仗跑,到了最后,人群越集越多,反倒把迎亲队伍给堵在了半路上。
眼看吉时就要过了,如果不能按时把新娘子迎到宝国公府,那可不吉利。王忠在仪仗最前头。急得直跳脚,可他的声音,在黑压压一片人群里,根本是泥牛入海。正当束手无策时,忽见西面奔出一队骑兵,驱散人群。原来是赵桓调殿前司兵马,维持京城秩序,以保王钰大婚顺利进行。
人群一散,迎亲队伍又吹吹打打,直奔童府而去。
童府内。小姐闺房里,满屋子丫环正四处奔走。替童素颜梳妆打扮。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为人生一大幸事。此时的童素颜。真可称得上是千娇百媚。只见她眼波流转,红唇欲滴,沉鱼落雁的脸上,一抹羞色,让人为之倾倒。
“哎,花钗,花钗呢?哎呀,你们手脚麻利点!听说小王相爷的迎亲轿子已经出了通化街。就要到了!”童素颜出阁,最忙的。莫过于红秀了。指挥着那满屋子地丫头婢女,俨然一位临阵的大将军。
替童素颜梳妆完比,红秀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没有发现纰漏之后,伸出手去,就要把童素颜绣冠上的珠帘落下,以挡住她的面容,只让新郎官看到。
“红秀,慢着,我,我,我有些害怕……”童素颜摸索着抓住红秀的手,小声说道。
红秀闻言一笑,故意逗她道:“今天是小姐和宝相的好日子,你不是望穿秋水才盼到这一天么?怎么现在反倒扭捏起来了。”
童素颜脸上一红,低下头去,抿着嘴唇说道:“我怕一会儿出了什么差错,给他丢脸。他现在是朝廷重臣,不能马虎地。”
红秀一声苦笑,握着小姐的双手安慰道:“我也没有经验啊,都说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妇道人家难免都会有这么一天的。”
正说着,忽听府外鞭炮声大作,小王相爷的迎亲队伍到了。红秀慌忙替小姐掩上了珠帘,搀扶着她出了闺房,直到大厅之上,拜辞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