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2/5页)
本官去城外平剿乱匪,否则,本官绝不会让武器和盔甲出售给他们。”
说到这,苏毅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冷冷道:“谁要是肯为上郡县出力,本官自然不会亏待他,但谁要是阴奉阳违,惧战畏战,那也休怪本官无情。”
王彪点了点头,虽然苏毅这么做,是在利用上郡县的各方势力为他平剿周围的乱匪,但他至少愿意武器和盔甲出售给他们。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朝廷明令禁止交易的,虽然上郡县处于边缘地带,但日后若是有心人拿这件事做文章,绝对会影响苏毅的仕途。
这种情况下,苏毅还愿意将这些武器拿出来售卖,这份魄力倒让王彪有些敬佩起来。
王彪虽然不想让上郡县的其他势力都购买到武器和盔甲,但他也知道,若是其他势力都没有像样的武器装备,那么上郡县的平叛重任只会被苏毅压到王家的头上。
如今苏毅对他们出售低劣的武器,刚好可以逼迫这些乡绅和豪强为他卖命,也给王家庄减轻一些平剿乱匪上的压力。(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 培植势力
孟海带着上郡县的乡勇在外剿匪,每月都能缴获不少的武器和盔甲,光是皮甲和扑刀就有上千件,两万的乡勇虽然都是乌合之众,但对上比他们更渣的山贼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其余的斩马刀和轻铠之类的装备,孟海缴获的更多的了。
苏毅将皮甲和扑刀全都出售给上郡县的豪强们,至于斩马刀和轻铠,苏毅挑出几十件卖给那些主动向他示好的乡绅和豪强,余下的挑出一些出售给王家庄。
豪强和乡绅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之前被苏毅逼捐的怨念一下子没了,全都兴奋的跑去县衙询问苏毅这个消息的真伪,在得到苏毅肯定的答复后,这些乡绅和豪强个个大喜。
他们的部下不像孟海手下的乡勇,这些豪强手下的家丁、护卫是死一个少一个,而且他们的武器和盔甲十分低劣,对上山贼和乱匪,甚至连一比一的交换比都做不到。
当然,像刘家这样的家族,家主的护卫都是配备斩马刀和轻铠之类装备的,只是数量不多,大多只有几十人才配有这样的装备。
如今苏毅肯向他们出售武器和盔甲,这对上郡县的众多势力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天下大乱,大楚对武器的禁令早就被各地的百姓抛诸脑后,现在这种情形下,不伙同五斗米教一起造反已经称的上是良民了。
大楚的大厦将倾,苏毅只是利用这个官职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罢了。
等五斗米教的战事平息,或者五斗米教和朝廷变成拉锯战,那么各地的武将就会割据一方,成为拥兵自重的诸侯,届时整个大楚朝廷将名存实亡。
太平时期,大楚朝重文轻武,而战乱时期。文官的性命在那些兵痞眼里,甚至不如一条狗。
除非他们能倚靠诸侯势力,或许能在天下大乱之际明哲保身。
有了苏毅提供的这些武器装备,上郡县的众多豪强即使在剿匪过程中损失惨重,他们也心甘情愿,每次剿匪获得的武器和盔甲只会让他们的实力进一步的提升。
他们和孟海不同,孟海麾下的乡勇吃的是朝廷拨的军粮,领的是朝廷的饷银,每次缴获来的武器都要上缴一半,而这些豪强势力缴获到的武器装备可以不用上缴。
如此一来。他们就有了扩充自身实力的契机。
王彪生性谨慎,即使王家庄的私兵装备精良,但他仍不愿冒险去攻打城外的乱匪,怕因此使得王家庄损失惨重,失去了扩充势力和地盘的先机,殊不知这么做固然保全了王家庄的有生力量,也阻碍了王家庄进一步的发展。
王家庄的士兵虽然装备精良,但没经过战场的洗礼,无法成为百战的精兵。或许他们欺负少量的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