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每一步都作数 (第1/2页)
这个本子,记录了尹秋的点点滴滴。
第一页上写着,“尹秋不喜欢吃洋葱”。那是他第一次和尹秋出去吃饭——在烤肉店里,尹秋被烤肉里夹杂的洋葱辣得七荤八素。
可在徐远风眼里,尹秋却是那样的可爱。在炭火的噼啪声里,在袅袅的油烟之后,尹秋的一举一动,如同慢镜头一般,蚀刻在了徐远风的心尖上。
第二页上,写着上海传统名菜,腌笃鲜的菜谱。他第一次做的时候,总是担心汤里鲜味不够。为了做到网上盛传的“汤白汁浓,肉质酥肥,笋清香脆嫩,鲜味浓厚”的效果,他往里面加了不少鸡精。
还好他自己尝了一下,不然,这脸上的“纵横沟壑”就到了尹秋的脸上了。
就在他准备迎接责备时,尹秋却淡淡地说了一句:
“你很厉害了,我都不会做呢。”
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意外——在他小的时候,就是不小心打掉了一个玻璃杯都会被父母劈头盖脸地骂一顿。
按照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他意识到了,人生的“容错率”很高。
可尽管如此,他也很难像尹秋那样,带着随和与松弛生活。
徐远风自嘲地笑了笑,继续翻着那泛黄的纸张。
“佘山的星星好看,尹秋很喜欢”。
两人在路过佘山时,看见了天上的星河。尹秋如同孩童一般,兴奋地指着天空,为他讲解每一颗星星。
“这是昴宿星团、这是银河、那个离月亮很近的亮星是木星……”
他记住了尹秋的喜悦,也记住了尹秋的话。
一段时间后,在佘山的宿营地里,他开始为尹秋讲起了自己刚学习到的天文知识。
想到当时的情景,徐远风嘴角不自觉地勾起。
“我还记得,那天还有木星冲月呢。”他自言自语。
另一边,尹秋结束了一下午的采访,正在回中心的路上。
在路过古城时,她发现——古城里居然有学校!
这可真是开放的景点呀——一个五A级景点,却是一个开放的状态,更关键是,里面的学校还保留了下来。
看来,喀什地区的政策,果然非常人性化。
按常理来说,就算一个五A级景区要做成开放式的,也会选择进行翻新与疏散——一切以旅游成果为重,学校迁走,旧房拆掉……
出于一位媒体人的敏锐,她意识到,这可能是个很好的题材。
于是尹秋采访起了那些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的老人。
一些老人接受了采访——年逾七十的麦麦提,告诉尹秋,他家时代居住于古城内,2009年的改造之前,一家三代都挤在几间破旧的土房子里。
“当年儿子结婚,我就想原址重建新房,可邻居们不愿意,因为很多墙是共用的,这边拆那边就塌了。”麦麦提说,“我经常看见那些口里人说上海广州那里的大城市,也有很多家庭挤在小房子里,我们这边要更挤一些,很早之前,我们这里甚至没有通水呢。”
“下雨、下雪后,我们这些街道办的人全部出动,用桶啊、盆啊什么的,帮着居民把积在巷道的水弄出去。不赶紧弄出去,就会泡坏墙体,这些墙都是用土夯的。墙坏了的话,房屋就会塌。路太窄,发生火灾,消防车进不来。”
曾在街道办任职的阿迪力,也讲述着当时的情况。
说到兴起,他干脆直接带着尹秋在古城里转了起来,一边转,一边讲述着古城的过往。
“自清末经过一次有计划地扩建后,古城基本就处于无序状态。居民独创的半街楼、过街楼,和数百条街巷纵横交错,不仅影响了采光,还让古城变得跟迷宫一样。”
他告诉尹秋,古城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