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第三旋臂暴露 (第2/2页)
凭借留在盖亚星系的虫洞装置,比第三旋臂支援英仙臂还要方便快捷。
那些基地的产能已经过时,陆平准备将其全部升级,主要用来生产最新型号的战舰。同时也可以改造一部分宜居星球,为人类留好后路。
这一切都交给基地的人工智能负责,陆平要抓紧一切时间,在基地升级完成之前,将样板舰队磨合到成熟阶段。
随着四大战区的撤离,守护者一路衔尾追击,沿路设伏。四大战区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终于撤回了第三旋臂。
而守护者也已经从各个方向将第三旋臂全面封锁起来。看其架势,显然是准备将第三旋臂联盟扼杀在摇篮之中。
第三旋臂联盟的核心领域,以太合星域为中心辐射周边两万光年。这样的领域说实话,绝对不算小了。
守护者拥有虫洞装置,可以在任意位置投放三叉戟战舰进行偷袭。联盟的防守压力有些大。
几次攻防战之后发现,联盟的舰队总是在支援的路上疲于奔命。好不容易赶到战场,三叉戟舰队已经撤离了。
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再次收缩防御圈。
联盟几大核心星域分别是太合星域、甘石蓝星域、史蒂文森2星域、开普勒22星域。
除此几大星域以外的广袤领地,联盟决定全部放弃,这样方便集中力量进行防守。
这几大星域和核心区域,其实也就数百光年。之前的四大战区,就是按照四大核心星域的实力划分出来的。
正好,撤回来的四大战区力量不用重新整编,就地编入四大核心防御圈。
重新划分防御圈之后,守护者再去袭击其他地方就没有了意义,开始全力向着四大核心区域发起了攻势。
凭借着铁桶一般的防御圈,守护者搞了几次偷袭皆是铩羽而归,只能选择正面强攻。
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陆平的样板舰队终于打造完成。这支舰队数量不多,只有100艘,是一个标准的小队编制。
为了验证其实战性能,陆平决定带着这支舰队,悄悄潜回第三旋臂。在核心防御圈外围星域,找几艘三叉戟战舰实战一番。
他的目标不光是为了验证战舰的性能,最主要的还是想俘获一艘三叉戟战舰。
联盟与三叉戟战舰最主要的差距,就是三叉戟战舰那种无法捕捉的“瞬移”能力。
至于那种二维平面的切割方法,三叉戟战舰使用起来也有相当的准备时间,在战争中的作用并不那么明显。
陆平也不至于狂妄的只用100艘样机去捋虎须,他原本还有百万艘改造过的球形战舰。这100艘新式战舰只是作为奇兵使用。
将这个临时基地设定了自毁程序,陆平就带着舰队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