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131集《妙法莲华经》 (第2/8页)
以不思议的口轮,宣说‘万行一心,一心万行’,以显一佛乘因果之迹本二门已竟。”前面的二十品,佛陀都是用口轮说法,我们凡夫叫做口业。我们的讲话要么造善业,要么造恶业;佛陀的口轮,就跟车轮一样,这个车轮能够一方面带我们前进,一方面破坏种种的恶法。佛陀的口轮,要么不动,一动就是有灭恶生善的效果。
这当中前面二十品说的是,迹门,就是“万行一心”,一切万法回归到我们一念的清净心;本门,强调“一心万行”,一切菩萨的六度万行是一念的菩提愿所生起的。所以它整个是一切法就会归到清净心跟菩提愿。这个就是前面的迹本二门。
佛陀讲完迹本二门以后,这以下怎么做呢?佛陀就显神通了,就直接以不可思议的身轮现大威德的神通妙用,来付嘱流通迹本二门的教法,使令我们大众未生信者生信,未解者领解,未行者起行。这就是〈如来神力品〉的含义。
佛陀说法,他如果讲思议境,比方讲善恶的业果、讲十善法,说你布施成就福报,你持戒成就尊贵身,那么这个是可以理解的,讲这个因缘果报就不用显神通,讲给你听你直接就相信了。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生命是变化动荡的,所以痛苦。那么痛苦当中,你就没办法掌控。如果你能够掌握人生,你怎么会让你自己痛苦呢?而事实上,你不管福报多大,生命的变化性谁都掌握不了,你只能够坦然接受,所以生命是痛苦的。而痛苦当中,我们结论是,生命不能掌控。所以,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而推论到,只有进入涅盘是最安稳的。而这个也是思议境,所以佛陀也不用显神通。
,!
佛陀会显神通,基本上就是讲不思议境了。就是这个理论超越我们六根的活动范围了。
比方说佛陀讲《阿弥陀经》。你说你业障深重,“但凭六字出乾坤”,你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就靠这个音声引导你,“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个事情不可思议,一个音声能够引导你的散乱心、颠倒心,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比方说《法华经》。说你的心是真妄不二的,说,欸,我现在打妄想,你打妄想的心就是真心。怎么做呢?回光返照。你回光返照,它就变真心;你向外攀缘,它就变妄想。这件事情也不可思议。我们一念心具足两种面相,你说它是打妄想也对,但是它随时可以变成真心,就看你要不要,看你方法对不对。这个真妄不二的概念,这件事情也不可思议。我们每一个人同时两种身份,你可以把自己想成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你也可以想成你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就看你要扮演什么角色。你整天向外攀缘,你就是业障凡夫;你不断地内观真如,你就变成佛陀的真子。
佛陀一旦讲不思议境,那说法就不够了,只靠嘴巴讲话就没有用了,就是还要神通的辅助,就是口轮跟身轮要同时出动了,就是这个意思。佛陀口轮讲了二十品,后面的八品就开始佛陀亲自显神通,或者佛陀就请这些菩萨出来显神通,来证明《法华经》的真实性。
二、经文要义
法华妙义,乃诸佛所证之中道实相,难信难解。欲令流通后世,必先启信;欲令深信,须假神通威力。是故佛现放光、弹指、动地等神力,令见闻者,信深而知嘱重,发心流通妙法 。
《法华经》的妙义是三世诸佛所证的中道实相。中道实相,因地叫做一心三观,果地叫做清净法身。这个是不管因不管果都是难信难解的。所以,要流通如此的妙法,一定要先有信心,光理解不够,有信心才能够产生强大的愿力。
那怎么样生起信心呢?那就不是讲话可以解决的,那就要显神通了。所以佛陀放光、弹指,乃至于使大地六种震动,主要以这三种神力,使令见闻者“信深”,产生坚定的信心,才能够感受到佛陀付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