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134集《妙法莲华经》 (第2/8页)
三百二十七面,丁一的“宿王请问”。
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 亿那由他难行苦行?
善哉!世尊!愿少解说。
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又他国土诸来菩萨,及此声闻众,闻皆欢喜。
“尔时”,这个时候,宿王华菩萨就白佛言了,他以下提出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这一个是通问,通问游化。就是说,药王菩萨过去在娑婆世界是怎么样去游化教化众生的?这第一个,通问。
第二个,就别问苦行。那这个药王菩萨他到底在因地的时候,有若干个百千万亿那由他的难行苦行?就是药王菩萨他喜欢尝试各种各样的苦行,从这个苦行当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来强化他修行的行力跟忍力。这是他的特色。
宿王华菩萨说,善哉!世尊!具足福慧圆满的佛陀,希望您能够为我们简要地解说。不是为我解说,因为不但是我,包括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这种八部鬼神,人非人等,还有他方国土来的诸大菩萨,还有本土的娑婆世界的四众弟子,闻皆欢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蕅益大师说,为什么“闻皆欢喜”呢?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好乐修苦行,他也特别崇拜修苦行的菩萨,所以契合十方根机。
这个地方古德提出一个问题:在娑婆世界游化的菩萨很多,为什么在《法华经》的流通分特别指药王菩萨,要先提出这一点?
他就回答了,药王菩萨的修学有两个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个,他的精进力。我们从<法师品>看到他的精进力。就是佛陀因药王菩萨而告八万大菩萨,表明药王菩萨是一切弘经法师的精进的模范,因为他精进力强。佛陀告诫诸大菩萨发心的时候,还要依托药王菩萨这个名号才勉励他们。所以,第一个,他是精进力的代表。
第二个,他的忍辱力强。怎么看得出来呢?你看<劝持品>。<劝持品>中药王菩萨于佛前主动地发誓:于佛陀灭后,在五浊恶世当中,不惜身命弘扬本经。
从<法师品>、从<劝持品>都提到药王菩萨,所以他是精进跟忍力的代表,而精进跟忍力刚好是修行的成败关键,所以在六大菩萨当中列为首,就是行门的代表。
我们看丁二的“如来垂答”。垂答当中分两段。
丁二、如来垂答 分二:戊一、正答苦行;戊二、叹经功深
第一段,正答苦行。分成两段。
戊一、正答苦行 分二:己一、明事本;己二、明本事
己一、明事本
先看“明事本”,这里说明这件事情当时的环境背景。
尔时,佛告宿王华菩萨:乃往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有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其佛有八十亿大菩萨摩诃萨,七十二恒河沙大声闻众。佛寿四万二千劫,菩萨寿命亦等。彼国无有女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等,及以诸难。地平如掌,琉璃所成,宝树庄严,宝帐覆上,垂宝华幡,宝瓶香炉,周遍国界。七宝为台,一树一台,其树去台,尽一箭道。此诸宝树,皆有菩萨、声闻,而坐其下 。诸宝台上,各有百亿诸天,作天伎乐,歌叹于佛,以为供养。
我们看这个药王菩萨当时修苦行的环境的背景。当时,其实他是生长在一个有佛出世的时代。在过去无量恒河沙劫当中,这尊佛叫做日月净明德佛。就这尊佛他的特点,他的身相的光明能够照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