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97集《妙法莲华经》 (第3/9页)

变成是没有根,叫达妄本空,它是没有根本的。而你变成怎么样?你这个时候变成化被动为主动了,你站在本来面目的角度面对妄想。从今以后,你的修行完全在你的掌控当中。你只要做一件事情——不随妄转就好了。因为它本来就是生死轮回留下来的产物,跟你本来就没有关系的,那是一个因缘所生法。

所以整个《法华经》的思想,就是理观带动事修,而事修又帮助理观。当然,我们这样讲并不表示说事修不重要,那你这样也执理废事了。我们该持戒持戒,该布施布施,该拜忏拜忏,该念佛念佛。但是你的心态,你用什么心在念佛, 你用什么心在布施,那个能念的心不可思议,那种自性功德力要把它表现出来。这样子,你的修学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修学只有一个力量,叫法力不可思议,而你叫做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不可思议,你用两种力量来修学。就是你今天用你的摩尼宝珠来做贸易,跟因缘法互动,跟一个穷子,他今天是在外面完全靠自己的体力去打工,那就不一样了。要套一句蕅益大师说的,那叫日劫相倍,你修一天,刚好是他要修一劫。

所以,成佛之道不是体力活,它完全是智慧的引导,就是你今天站在什么角度来面对你自己无始劫来留下的颠倒妄想。你承认它是真实的,那你就很难修行了;你安住清净心来看它,你确定它是虚妄的,那它就不是你对手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你要是迷真起妄,那就全部是妄;你要返妄归真,那什么都是真。所以,这个地方的核心思想,就是理观带动事修。

在<提婆达多品>当中,佛陀为了证明理观、事修是缺一不可,引用了两个实际的例子:第一个,就是一个大国王(这个大国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因地)。这个大国王为了追求无上菩提,放弃了王位,向仙人修学《法华经》。然后,在提婆达多逆缘刺激之下,精进修学六度而成佛。所以,蕅益大师说,释迦牟尼佛的因地这一块,强调事修的精进,以事修方式成佛。这是第一个。而龙女的转身成佛,瞬间,一转身变成男身,然后在南方无垢世界成佛,强调的是理观的成佛。

,!

这两个是各有特色,但这两个其实是缺一不可的。佛陀只是在表显事修、理观缺一不可。所以,前面的释迦牟尼佛的因地成佛强调事修的精进,而龙女的成佛是理观的相应,就一念的相应。

我们把这个基本概念,理观、事修弄清楚,就可以往下看。

己二、明通经利益 分九:庚一、智积偈赞;庚二、智积提问;庚三、文殊回答;庚四、智积疑问;庚五、龙女释疑;庚六、挟权难问;庚七、献珠除疑;庚八、时众得益;庚九、大众信受

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赞叹文殊菩萨在龙宫弘扬《法华经》所成就的利益。那么它对众生有什么利益呢?这个地方有九段的说明。

庚一、智积偈赞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 化度无量众

今此诸大会 及我皆已见

演畅实相义 开阐一乘法

广导诸众生 令速成菩提

“尔时”,这个尔时是什么时候?就是文殊菩萨率领无数坐宝莲花的菩萨从海涌出、住在虚空的这个时候。这个时候智积菩萨看到这种庄严相,就用偈颂赞叹。“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这一段是赞叹文殊菩萨,说具足大智慧大福德勇猛精进的文殊菩萨,您老人家依止前面的智德勇三种功德,来化度无量的众生,使令我们“今此诸大会”,这个与会的大众,都能够见到这些坐宝莲花、在虚空坐的这些菩萨。

这个菩萨,我们前面说过,有权位的菩萨跟声闻大众。权位菩萨当然修六度,声闻大众修四谛,但是他们会权入实以后,都是走上一佛乘。他们入一佛乘以后当然就在空中住,形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