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初唐四杰 (第2/4页)

好书推荐: 我的分身在星空彼岸

插手政务。他痛恨挡路石,便暗中指使小人,诬告张嘉贞谋反。武宗欲将告发者治罪。张嘉贞认为,此举会阻塞言路,上奏赦免其罪。

武宗非常高兴,许诺将来要拜他为宰相。

张嘉贞趁机奏道:“当年马周徒步入长安,拜见太宗皇帝,得到重用,但五十岁便去世。假如太宗晚提拔马周几年,这个人才就算错过勒。如今陛下想要重用臣,就请早日拜臣为相,不要等臣衰老归土,那时就晚勒。”

武宗安慰他道:“你且返回并州,朕一定尽快召你回京任宰相。”

开元七年,张说任检校并州大都督长史,兼天兵军大使,代理御史大夫,同时在军中修撰国史。

开元八年,宋璟因压制犯法官僚的申诉,又严禁恶钱流通,颇招人怨,遂被授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开国公,被武宗罢相。

武宗罢免宋璟与苏颋宰相之职。同时,征召张嘉贞回朝,擢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宰相之位。五月,张嘉贞又升任中书令,加银青光禄大夫。他善于决断,长于奏对,却因脾气急躁,刚愎自用,遭到大臣同僚的鄙薄。

,!

后来,张嘉贞之弟张嘉佑也入朝,担任金吾将军。兄弟二人并居将相,一时显赫无比。

朔方大使王晙,诛杀狼族降户阿布思等千余人,引起并州的同罗、拔曳固等部族的恐惧。为平息事端,张说只率二十人,持节安抚各部,晚上还住在狼族营帐中。副使李宪得知后,派人传信,劝他不要涉险,张说却丝毫不惧。诸部落深受感动,得以安心。

天宝八年,京师发生考场舞弊案。张亭敬给权贵子弟加分,引发学子们质疑。特别加分制度,主要照顾唐门和世家子弟。

有个儒生,名叫骆宾王,毅然交白卷,轰动一时。骆宾王的白卷上,倒也留下八个字:富贵被垄断,贫穷被世袭。

骆宾王自幼聪明绝顶,七岁能诗,曾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受到排挤,愤而辞官。

徐敬业起兵讨伐瞾君时,骆宾王为其代作《奉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罗列了瞾君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瞾君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狄仁杰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遁入空门,在道林寺埋名出家,参禅修道。后来瞾君亡故,新君即位,大赦天下。骆宾王才走出禅林,在岳麓书院讲学布道。如今年过半百,重新参加科举,不知为何。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卢照邻是个驼子,王勃要避武宗名讳,改名王子柳,故四大墨客被世人称为“骆驼杨柳”。

骆宾王便率领京都学子们闹事。

轩辕勃处决主考官张亭敬才平息事态。他告诫大臣务必严肃考场纪律,务必保持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

武宗将带头起哄的骆宾王下狱。后来又因其立功给与减刑。

唐台因为平定南方蛇族军功,被封为平南王,开府仪同三司,给俸禄八百石。不久,唐子龙任监察御史。

肃贪仍然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每隔十天半月,就有大臣被拉到午门,斩首示众。抄没的家产充入国库。

轩辕勃指示唐怀礼:反贪不分唐门内外。苍蝇要打,大老虎也要打。尤其是军中大老虎。

“请问唐怀礼,我朝官员有不少出自唐门。为甚麽唐门长老没有贪污?”

“唐门也有贪污的,我们之前处理过驿栈两个唐门小吏。”

“莫非在朝中为官的唐门长老,都能洁身自爱,出淤泥而不染?”

唐怀礼冷笑道:“这个倒不清楚,总得有真凭实据,才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