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3/4页)
鲁梅尔,厂址选在一个地势很好的边远山谷里,北面不远就是当时欧洲大陆最大的进出口船运中心汉堡。从这里,硝化甘油(通常是装在洋铁桶里或者装箱的外面有柳条编护着的大玻璃瓶里),通过马车、铁路和船舶,不仅可以运送到德国各地、而且能够运抵奥地利、比利时,甚至还可运到远在美国、南美以及后来的澳大利亚等地的海外消费者手里——
①德国银币名,一个塔勒等于三马克。——编者注
英国早在一八六三年就给了爆炸油发明专利权,但兴趣不大;直到诺贝尔一再亲自进行示范表演及取得安全的储存场地后,这才开始进口爆炸油。看来,北威尔士的采石场对它有着最大的基本需要,在一八六九年的限制硝化甘油法案生效之前,仅那里的两家用户在一八六六年至一八六八年期间,就用了九吨进口的爆炸油。这还是在售价高昂的情况下进口的;当时一磅硝化甘油的价格是三先令三便士,而普通炸药则只有四个半便士。
由于考虑周到,在不同国家取得了极为满意的开始。回顾这一短暂时期,一切都是那么可喜地顺利和成功。但是,尽管有很多新的主顾并且取得一定发展,此后的几年却充满了忧虑和阴暗的前景。由于这种生意的冒险性、当局的不信任及缺乏贷款和原料,诺贝尔和他的助手们每天都处境狼狈地面对着大量艰苦的工作。
更坏的情况也接踵而来。由于消费者和运输者对爆炸油的特性缺少常识,他们对给予的说明书又往往漫不经心,当然也因为这种物质在储存或温度变化情况下的分解引起的不稳定性,于是,关于可怕的爆炸灾难的报告,很快便从世界各地传来。人员死亡,运输工具、仓库和工厂被毁。随之而来的是,诺贝尔的公司和新取得的市场遭到严重影响。即使爆炸油比它的对手黑色炸药,具有已在各地得到证明的优越性,但是,用户和公众的恐慌情绪增长了,用户所在国当局也采取了越来越多的限制。有几个国家颁布禁止进口它的命令,从而使在温特维肯和克鲁梅尔的生产有被窒息的危险,在挪威和芬兰的建厂计划也被迫搁浅。
阿尔弗里德·诺贝尔公司这家提供灾难产品的企业,遭到了抱怨的攻击和威胁,严重妨碍它取得贷款。这位发明家必须设法尽快驱散这块乌云。但是在这之前,特别是一八六六年春天事故的报告来得比以往更频繁的时候,诺贝尔把克鲁梅尔的生产安排妥当后,便动身到美国去进行第二次访问。
诺贝尔的战术始终是计划、鼓舞和行动,当看到一件计划实现之后,又立即投入新的任务,现在,他正是这样做的。
诺贝尔在美国取得的制造和使用硝化甘油的专利权(一八六六年八月十四日,注册第57175号),立即在纽约和旧金山一些有远见的人士中,引起了大量活动;通过代理人进行的示范表演,人们很快便认识到生产它的可能性。第二年,在紧张筹建这项不平常的企业时,出现了关于所有权的纠纷和诉讼。顺便说一下,爆炸油是在美国内战动乱后的混乱时期进入美国市场的,当时正处于狂热的恢复和发展时期,要建筑泛美铁路,向西部正在兴旺的黄金和石油产区扩展。因此,爆炸油在金矿、矿业公司和民用工程等方面的市场,估计几乎是无限的。但当时企业经营方法却非常松懈和不讲信誉,诺贝尔在美国所进行的接触,不幸也遇到了这种情况。
他在美国进行的三个月访问,主要是由于克鲁梅尔工厂需要资金,同时也是为了亲自去卫护他在美国的发明优先权。此外,也有一种发展的愿望,并且多少出自他那种坐不下来的天性。这场旅行,不过是为专利权和企业组织而漂泊奔走的一场序曲,这种萍踪生涯占去了他的大半生,并且在后来,使他成为一个所谓“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
对于今天的商人来说,这种旅行既简单又迅速,但在十九世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