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东蒙县城 (第1/2页)

与江东县城道路相通的地方,有三处。

正北稍偏东方向的东蒙县城,西北方向的枣县,正南方向偏西的莱芜县城。

此次蒋老哥将带刘仁杰众人前往的地方,是东蒙县城,那里有以前为安达粮铺收粮的小商贩。只是安达粮铺落魄后,断了供给,不知那小商贩还愿不愿意继续为改名成张氏粮铺后的老顾主再次供粮。

莱芜县城是临郡的县城,虽有道路相通,按蒋老哥的实力,却还未到能在临郡地界开拓出商路来的地步,哪怕是安达粮铺最为鼎盛的时期。

枣县却是因为县城所处的地域像一个大枣而得名,这个形似大枣的地域在四面环山的山谷中,也是整个枣县唯一较平沃的地域,也是唯一能生产出粮食的地域,枣县的其他地域,都是一座座山。

因此,枣县真正算得上一穷二白,只能靠山吃山,维持生计,人口稀少。

自然的,枣县便没能形成商路,唯一的商业活动,也只是最普通的生存需求的基础商业行为。

对于做粮食营生的安达粮铺来说,枣县就是一个不毛之地,无利可图,自然也就引不起蒋老哥的注意。

蒋老哥从商业的角度上,从来没正眼瞧过枣县,自然也就在那进行过商业活动,也就没有去哪的必要。

但让蒋老哥记住有枣县那么一个地方的,是因为,蒋老哥一直以为,贼人团队,应该就是窝藏在枣县那些大山中,这才让蒋老哥注意到枣县的。

而东蒙县却不一样,东蒙县整个县域大多都是平沃的土地,可算是一处产粮地。

可惜不巧,山把东蒙县与沱江隔开了,使得东蒙县在沱江边没有平坦地,不然,东蒙县也将能建造一座码头。这不仅是东蒙县的不幸,也是整个沱西郡的不幸。

东蒙县城所处的位置,直线距离临江县城其实不远,可惜隔山又隔江,只能绕行到江东县的渡口。

因为东蒙县是一处产粮地,做粮食营生的蒋老哥便早早在东蒙县城布过局,那里原先有一个小商贩,为蒋老哥他做代收粮营生。

这个小商贩,为安达粮铺做了很长时间的代收粮,从原先的一无所有,渐渐的在东蒙县城的商圈,也闯出了一些名头,这是安达粮铺未落魄时那小商贩所处的地位。

只是安达粮铺落魄了下来,与之断了商路,曾经的小商贩,如今是何状况,蒋老哥心里也没底。说白了,就是之前的小商贩,卖不卖蒋老哥他的面子,尚未可知。

随着东蒙县城的渐近,蒋老哥好似找回了当年的意气风发,他似是回到了当初他开始在此布局时般,充满了激情。

此次随蒋老哥来东蒙县城的人数,并不是很多。不可能为了一次拓展商路,而带上陈大壮带来的运粮队。

三个孩子都留在了江东县城,纵使小丫头一再要求带上她,可刘仁杰还是不同意带孩子们前来东蒙县城。

此次随蒋老哥前来东蒙县城的有刘仁杰、吴小伟、陈大壮、林开和两个运粮队队员。

一行七人,进入东蒙县城后,第一时间,便去找了住处。

随后,各人去到东蒙县城各处,探查信息去了。而蒋老哥,则带着刘仁杰,去找他昔日的生意伙计。

从蒋老哥的口中得知,昔日为他收粮的商贩姓梁,蒋老哥称其为大梁。这称呼,刘仁杰一时感到有些别扭。自然的,蒋老哥也是知道大梁的住家所在。只是找去时,才知道,大梁已搬家。

当然,这一去,并非毫无所得。最起码,知道如今的大梁,已不是当初的大梁。

大梁家已是富足人家,他的发迹,是在与安达粮铺断了商路之后。

大梁与蒋老哥的粮铺断了商路后,又与别地的粮商连上了线,而且得到的粮价,比与安达粮铺交易时略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