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护粮(一) (第1/3页)
刘仁杰与梁彪所带的运粮队来到镇雄县城收粮点时,得知林保瑞收到了大量的粮食。以他们现有的运粮车辆来看,梁彪的运粮队无法全部运送,只能先行运送一部分粮食,留待陈大壮的运粮队到时,看陈大壮的运粮队能否加运粮量了。
林保瑞之所以能大量收到粮食,主要是提高了收粮价格所致。虽然镇雄县城里的同行后来也随着提了些收粮价,可是毕竟林保端的收粮点是第一个提高收粮价的,卖粮的农户还是只认头家提高收粮价的林保瑞的收粮点。再有就是,为收粮点下乡收粮的人员因收粮价的提高,而收到了更多的粮食。
看到此情形,刘仁杰便让林保瑞在稍后的时日物色收些运粮的车辆,毕竟他们的运粮队队员也增多了,可以增加些运粮车辆了。
镇雄县城往沐阳府城有150来里路,满载货物的车队,运送的时间大约需要三到四天时间。全程各种路形都有,甚少有人烟。
多年的太平,商路上并没有太多的大风险。而有些大风险,主要来自于大自然,这也是商路还需要商队有适量队员的原因。如若没有大自然的考量,这些商队只需要几个赶车人就足够往返于商路上了。
梁彪所带的运粮队的人数比一般的商队的人数多了许多,可刘仁杰还是做足了准备才让运粮队启程。这不单止是因为梁彪的运粮队是第一次进行运粮,而是更多的由于刘仁杰对形势的预判。
刘仁杰小心谨慎,并不止是做十足的准备才出发,而在出发之后,还让林清在队伍的前面先行探路。
在运粮队即将到达一段两边是山林的路段时,在前方探路的林清返了回来。
“前面的路段有些古怪,路边的山林太过安静了,很像有人在山林内。”林清匆匆而回后找到刘仁杰道。
这就是刘仁杰让林清在前方探路的原因所在,他知道林清多年的猎户经验,会有军队的斥候的作用。于是他喊来了梁彪,并把情形告知梁彪。
“梁彪,前些时日,梧县商路出了大事,之前我已提到过。出发前的准备和让林叔在前方探路就是担心我们的运粮队也会遇到梧县商路的那种情形。林叔带消息回来,前面的山林似有异样。你所带的运粮队第一次运粮,经验不足。须你提前传告下去,让弟兄们提起戒心,宁可行路慢些,也要确保安稳。”
出发前,刘仁杰本想让梁彪自己全程决策。但想到梁彪是第一次带领运粮队,而且运粮队也是第一次运送粮食。刘仁杰还是有所不放心,便自己来带队,也好让梁彪和运粮队度过初次运粮的不适。
梁彪有了警惕心,便让运粮的车辆首尾相连起来。虽说如此会使运粮车辆的行驶速度缓慢下来,但却可以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得以快速聚拢起来,而聚拢起来的运粮车辆便可成为天然遮拦物。
运粮队缓缓驶到路两旁有山林的路段,当刘仁杰看到路的左边的山林里冲出了数量不少的手持武器的人时,他就知道,他之前的所有准备都是对的,他让林清在前方做斥候是对的。
刘仁杰知道,山林里冲出的手持武器的人,很明显就是冲着他们的运粮队而来的。目测了一下贼人的人数,与运粮队的人数比起来,只多不少。而且奔跑在前面的贼人的脸,透着一股凶狠的劲,刘仁杰知道自己担心的事终成了现实。
与此同时,梁彪让运粮车辆快速聚拢,形成了一道运粮队与山林里冲出的贼人隔开的壁垒。
山林里冲出的贼人,有七、八名贼人冲在最前面。再如何训练有素的队伍,在奔跑中也很难保持步频的一致性,这是因为场地的因素所决定的。每个人的奔跑路线的状况都是不一样的,地面平整度,路途的阻碍物,这些都是影响奔跑的速度的因素所在。而如若是列队前行,则是可以利用时间做到步伐统一。可奔跑着就不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