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民俗事务调查研究局 (第2/3页)

,我局无副职,书记之设,此域之内,高局长令行禁止。”

言罢,手指我和胖子:“尔等……自述为宜。”高局长轻笑,续言:“无需,我们相识,月余之前曾会,记否?”

“哦……?”胖子终于忆起,“死者之潭,你曾至此。”高局长目光和蔼:“旧事莫提,今后我们共为一家,落座谈笑,烟否?”边说边自抽屉取出未启封之烟盒递于我。

此为何言?红盒无字,仅盖戳三角。撕开包装,长过滤嘴显眼非常,几与烟身等长。终睹名标——熊猫,国宝之誉,闻名遐迩。

“分一半。”胖子圆脸逼近。我递上烟,语重心长:“珍惜之,勿暴殄。”随即,烟盒入袋。

高局长笑而不语,再抛一盒予胖子,切入正题:“无需赘述,吾已览你们档案,业绩斐然,期许在民调局再展宏图。局令已定,沈辣、孙德胜二位,分派至调查一室,此位郝文明,主任是也。合同待签,余事郝主任自会安排。”

何解?便此终结?我微眯眼神,瞥向胖子,其目光亦似有所期待。依赖无望,唯有自力更生。

,!

我清咳一声,淡然一笑,对高局长言:“局长大人,既言一家,那死者潭之水帘洞实情,不妨‘家丑外扬’,对‘家人’无所避讳?”胖子附和:“正是,领导,一家人,何言两家之言?”

“毫无疑虑。”高胖子目光和煦,却令人心生忐忑。他话锋一转,严肃指出:“然而,如何界定‘一家人’之标准,我尚未明了。”

郝文明自口袋中取出两张褶皱文件,平铺于我和胖子面前:“高局长之意,唯有在这劳动合同上署名,我们方成一家。”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似经长期演练。我注视那两张质地粗糙的纸,心中暗想:此二人,莫非曾涉传销之业,究竟误导几多生灵?

胖子略览合同,立时发现问题:“岂有此理!合同期限竟达九十九年?”他目光如炬,向我投来询问。

错愕于我?实为误判。我不耐烦地横他一眼,转而对胖瘦二官员淡然一笑:“高局长、郝主任,我等在民俗事务调查研究局实为一家,共度九十九载,堪称恒久,同舟共济,荣幸之至。然我等担忧,恐难以 witness 合同之终章。”

“哈,小沈,谈笑风生。九十九年之约,乃铁饭碗象征。今日,谁复忧合同期限之长短?”高胖子继续言道:“闻君等在滇人祭坛遭遇异象,不知现况如何?”

未经我启唇,胖子面色遽变,语气颤抖:“你怎会知晓?我起初以为不过是错觉,岂料再度遭遇那些‘异象’。入夜后我慎于外出,七月十五之夜,连窗都不敢开……”

我审视其夸张之情,质疑道:“你的言辞是否过于夸大?事情真有那般严重?”

未料,胖子目光转向,坚定地说:“孙德胜岂能与你同日而语?你自幼便具备洞察之能,习以为常,而他新近方对那些‘异象’有所感应。”

这几语令我愕然,我对开天眼之事守口如瓶,他是如何得知?

高局长目睹我们二人的反应,颇为满意,微笑着道:“既入民调局,我们即为同袍,不论先天赋异禀,还是新近遭遇困扰,我等同仁必将携手解决。”

我岿然不动,胖子略作迟疑,终究还是在合同上署名。高局长目睹其签名,随即严肃地转望向我:“小沈,尚有何困惑?”

我略一思索,坦诚问道:“高局长,我不揣冒昧,自军旅归来,对政府部门的运作尚存疑惑。对民俗事务调查研究局的具体职责,能否赐教一二?”

高局长淡然一笑,语带调侃:“小沈,你倒是别具一格。”旋即收敛笑容,面色凝重起来:“我们的任务,对外界而言或许难以理解,但你与小孙既然开了天眼,已涉足我局的业务范畴。简言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