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大明宝钞失败的四个因素 (第1/2页)

“如此说来,咱发行的这个大明宝钞,岂不是只能由他慢慢的变成废纸一张了?”朱元璋有些颓然的说道。

“这也未必。”

姜饼笑了笑,这句话又让众人燃起了希望,难不成大明宝钞还有救?

朱标迫不及待的道:“先生难道还有什么办法?”

姜饼道:“其实老爷子弄的宝钞,从出发点来看是好的,只是中间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哦?”

“诸位要知道,无论是根据后面历史的经验,亦或是从便携性的角度来看,钱从铜币、银子等过渡到纸币是必然的趋势。

就拿我所处的时代来讲,早些年还有人使用纸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就连纸币都被人嫌麻烦,改成存入银行后使用的虚拟货币。”

“敢问先生,何为虚拟货币啊?”众人越听越觉得迷茫。

“这个嘛……”姜饼挠了挠头:“其实你要我解释,我还真不一定能解释清楚。

总之虚拟货币需要涉及到的东西很多,包括但不仅限于网络、大数据、手机等等。

在你们那个时代显然是行不通的。

我之所以会提及,本意也只是想告诉你们,货币的进化都是朝着便携性去发展的。

所以,纸币的出现其实反倒是一种进步。

只是老爷子才操作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而已。”

众人不明觉厉的点了点头。

“那如先生所言,我大明的宝钞要如何发展,才能被百姓所接纳,且彻底取代铜钱银子呢?”朱标询问道。

旁边朱高炽也同样正襟危坐,显然对这个话题十分的感兴趣。

相较之下,其他人就有些兴致缺缺,想听,却又听不太懂。

只能靠朱标和朱高炽两个课代表了。

思考了一会儿,姜饼道:

“说到底,大明宝钞的失败,是源于朝廷公信力的缺失!”

公信力?

朱标与朱高炽对视了一眼,又是一个新鲜的词汇。

但从这个词中已然能推敲出不少的信息了。

“根据后世的数据来看,在洪武八年的时候,宝钞刚刚发行,民间对它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与铜钱的兑换比例高达1:1.

一贯宝钞可以兑换1000文钱。

可只是到了洪武二十三年,一贯宝钞就只能兑换350文钱了。

直接贬值了1\/4!

造成这个因素的原因有很多,我只简单的给大家列举一些。

第一,发行量缺乏控制。

之前我们就说过,明初之所以会选择发行宝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朝廷财政亏空,聚拢民间财富。

但官府却没有对其发行量进行管控,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超发现象。

就像我一开始说的,钱多货少,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那么宝钞贬值就在所难免了。

且当时的宝钞只发不收,致使市面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贬值自然也就越快。

再加上元末时的货币贬值和大明初定,让百姓对宝钞的使用信心不足,而且当时大明的许多地方其实退回到了自给自足的的原始经济,对于货币的使用需求远没有宋朝时那么大,这进一步加剧了宝钞超发的问题。”

只是这一个点说完,朱标与朱高炽就瞬间有了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停顿了一会儿,让众人稍微反应反应后,姜饼接着道:

“第二,大明宝钞的发行,单纯以朝廷信用为基础,却没有准备金。

现代货币的发行前,一定会以一定数额的准备金作为基础,避免流通中的价值符号超过所需而导致通货膨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