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3/5页)

数字领域此前刚刚制作了3d大制作《阿凡达》,强大的3d视觉引擎效果自然毋庸置疑……

但是李东来这次到来,却不是要讨论这个。

他要争取时间,半年内搞定一切。其实只要导演心中对电影画面有数,真正拍戏起来的时间并不会太多,李东来也是以拍戏速度闻名。那些真正耗费时间的,是在幕后特效制作上。

他计算过这部电影的镜头,也许会有一半以上的镜头需要用到特效。

所以,他要求数字领域随剧组开始工作,提前组建特效制作团队。并且必要的时候,还要加班。

“what,四个月之内搞定?李,这不可能的。你的要求这么高,一千多个高清3d镜头需要添加特效,怎么可能在四个月之内完成呢?”卡梅隆想都没想,就大摇其头道:“李,我知道你拍戏很快。但现在的情况不是那些小制作,而是一部投资超过两亿五千万的大制作电影,精致才是关键。”

他的风格,一向是慢工出细活,当年他宁愿花费三年时间拍摄大船,现在花费五年时间拍摄《阿凡达》就是明证。他是十分不认同李东来这种快刀快马的拍摄风格的,但他不能去评判别人的拍摄风格怎么样,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至今为止,李东来都干得不错不是吗。

李东来摇了摇头,他有自己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最无法说的对象,就是老卡你了。

正文 303:动静不小

(感谢“帆哥来了”“woshidsa”“黑暗の心”“zwhzwh”“laozhan4160”“ryanli”“貪睡豬”“潜伏n年的猫”“瞌睡才睡”九位同学打赏,多谢打赏^_^

抱歉,今天更的有点晚,但好歹算是赶上了,算昨天的。另外:求点票票,这推荐实在太难看。)

()

李东来说道:“我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但是卡梅隆,听我说说好吗。我并不是信口开河,随便说出时间的。我所要的3d特效镜头,跟你的《阿凡达》凭空制作的奇幻瑰丽场景也完全不同,那些图画,大多都是形形色色的建筑。诸如梦境建筑叠加,楼上楼对接那种看似繁复的镜头,其实也很简单。许多场面都是可以再现实中找到原本素材的,只要用一架摄像机去实地拍下建筑画面,就能省去大量工作。”

他说的没错,《奠基》中的奇特梦境,也是依托现实环境架构的,跟《阿凡达》中那种外星星球的瑰丽风格、色彩都完全不同。那些震撼的楼层叠加在楼层上,沙子铸就的高楼大厦,甚至更加玄奇一点的梦境环境,都可以采用现实中建筑为原型。

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艘大船、行驶入街道中奔驰而过的火车、雪山之上空中跳伞、伦敦大桥、埃菲尔铁塔、意大利风格建筑、巴黎的大学等等。

一个照片,都能为他们省去许多步骤。

卡梅隆露出沉思表情,数字领域虽然是他创建的,但是他的心思大多都放在了自己拍电影上,真正的管事人并不是他。而且东方有个香港,那里曾经就有过三天拍出一部电影的纪录。再者,他并不了解李东来新电影究竟是什么情况,只凭借自己的经验就做出否定,实在不科学。

李东来的电影投资很大,这个单子教给了数字领域特效公司,对数字领域而言,也是个确确实实的大单子,值得他们集中所有力量去重视。况且老卡的电影只欠后期颜色制作,并不需要占用多少资源。

看李东来一脸坚持的样子,卡梅隆还是决定将这个挑子让给特效主管petebebb。

于是,李东来又陷入了和petebebb的密切磋商之中。

并且彻彻底底的展现着自己的风格,很无赖的督促他们赶快组建团队,并且完全不当这里是别人的地盘,拿出画笔就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