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2/5页)

有三处。

初经甘宁,河水本向北流,在“民生渠”附近,汇支流为主脉,突然折而南下,直贯陕晋,这是第一处转向。

进入豫境,因西岳横亘,复纳渭、洛二水,于潼关掉首东奔这是第二处转折。

过孟津,越陈桥,将达兰封,忽双转折向北,经冀、鲁注入东海,这是第三处大转向。

综观首、二两处转向,或因支流汇聚,或因山岳阻挡,大都有脉络可循,唯有这第三处大转折,却显得颇为出奇,尤其转向处并地高山逼使,亦无支流促成,河水竟突然回转北上,倒像是有意避开苏北一带贫瘠之区似的。

河水在第三处转向的地方,在兰封县西北,一个名叫“铜瓦厢”的小镇附近。

“铜瓦厢”地处偏僻,总共不过百来户人家,民风朴实,居民辛勤度日,但因黄河恰巧在这儿转向,形成一个巨大的回水湾,所以,居民们竟多了一副行业——

那就是捞抬上游冲下来的“漂流物”。

俗谓:黄河百害。河水经常泛滥成灾,人畜财物每随浊流而至,别看这行小小副业,有时候却真能发个小小“横财”。

这一天傍晚,镇上已有炊烟袅袅,一般简陋的竹筏,兀自主江面上徘徊逡巡。

竹筏上载着两个少年男女,和一堆碎木空瓶。

那女的大约十五六岁,穿一件蓝粗布的短衫裤,脑后托着一条乌溜溜的长辫子,裤脚管卷至慷下,赤着一双天足,天缓缓的摇着木桨。

男孩子只有十三四岁,赤裸上身,仅穿一条短裤,蹲在竹筏前端,手里执着一支带网竹篙,眼睛骨碌直转,不停地向水面搜索。

从年龄和面貌看,他们是姊弟俩,八成儿为了想多打捞些漂流物件,时间虽已傍晚,仍舍不得回去。

摇桨少女频频仰望天色,低声催促道:“大都快黑尽了,阿毛,咱们回去!”。’那名叫阿毛的男孩子却意犹未尽,摇头道:“为什么,还、早着呢。”

少女皱着眉头道:“我就是不肯听话,眼看太阳都下山了,还死赖着不回去,待会儿奶奶知道了,又害我挨骂……”

阿毛指着竹筏上那堆破烂木板和空瓶罐道:“辛辛苦苦,就捞了这点破烂东西回去,多没意思。好歹得寻件值钱一些的,也不在折腾了这老半天。”‘少女道:“这么说,要是今天捞不着值钱的东西,咱们就准备在竹筏上熬一夜吗?”

阿毛央求道:“好姐姐,求你再向前面兜个圈儿好不好?我心里有个预兆,今天一下能碰上值钱的大堆头。”

少女一丢大辫子,哼道:“你说得倒轻松,反正回去晚了,挨骂的是我!”

阿毛笑道:“尽管放心,奶奶这些日子忙着照顾那位孙爷爷都来不及,她老人家才没有工夫骂人哩……”

一句话,反而提醒那摇桨少女,猛地失声道: “糟!你不提孙爷爷我真给忘了,奶奶叫我到镇上去配药,我还没去呢,真该死!现在只怕来不及了?”

阿毛道:“反正来不及了,急也没用,索性就再晚一些吧……”

少女断然道:“不行。配药的事耽误不得,你不走我可要走了。”

说着,双桨猛的一个反拨,竹筏立即掉了头。就在这时候,阿毛忽然眼睛一亮,扬手遥指江面叫道:“姐姐你看,那儿有块好大的木板,好象是只破船……”、少女摇头道:“别管它破船好船,咱们赶快回去要紧。”

阿毛又道:“那破船板上还爬着一个人呢!”

少女道:“就算是人,也一定早淹死了……”

阿毛道:“不!好像还在动,只怕还没有断气·…—”

少女连头也没回,接口道:“没断气最好,让他漂流下去,另外会有人救他的,咱们来不及再管闲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