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回 流苏王无奈收徒 手十八文祖修行 (第2/3页)

再留在此地,他想要出外游历,消化一下刚刚修炼的三目十八臂。

几个人各怀心思,王小q又对手十八嘱咐了几句修炼的法门,切忌急于求成,要学会顺其自然,以免误入歧途。手十八现在对王小q这个师父也慢慢变得诚心诚意,他觉得这个少年有一种吸引自己的力量,是从内而发的善力。

王小q说道:“手十八,你不要为了狮百万耿耿于怀,他既是我的徒弟,我自然不会弃之不管,你们哥俩儿日后还有重逢的时候。”

手十八听后大喜过望,再次感谢,然后与众人辞别,踏上了修行之路,他没有选择远方,而是继续留在文祖,因为这里汇聚了颇多远古天地灵力。

在远古时代,如今的章丘市文祖地带便有了村庄。那时候,尧已是很有名望的部落联盟首领,统治多数汉族部落,只有少数部落还在互相争夺残杀。

当时的文祖地带,三面环山,一面平原,地势优美,土地肥沃。为争这一地盘,在如今的章丘市明水办事处附近的一个部落与在如今莱芜地区的一个部落发生了战争。这一南一北两个部落你来我往打了十几年,第一天攻过去,第二天又打过来,双方伤亡都很大。老百姓为避战争之苦,弃庄逃进了深山,建起洞穴和石墙,到夜间才下山种地收庄稼。长此以往,原有的村庄已墙倒屋塌,一片狼藉。

,!

几十年的征战之后,两部落大伤元气,面临被其它强部落吞掉的危险,双方只好派特使向尧求助,并愿意加入尧的部落联盟。尧非常高兴地接待了双方特使,并派他信任的舜来处理两部落之间的纠纷。

舜在双方文官陪伴下来到此地,一连几日只是游山玩水,并不提边界纠纷之事。每到两郎山东岭便凝目仰望,然后回营休息。陪同的文官个个不解其意。数日之后,一名文官忍耐不住,问起边界之事。舜微笑着说:“天意早定。”他挥手向东岭峰顶一指,“看到了没有,峰顶上耸立着石人和石马。这表明上苍喻示,此处为界方能人收兵刃马下鞍,天下太平。”官员们一听,个个拍手叫好。从那以后,两部落定界和好,百姓又过起了安宁日子。人们非常佩服舜的文博德善,纷纷要求立块界碑,并刻上舜的名以示纪念。舜说:”我受尧之托来处理干戈,论德论文我都不及尧,要说刻名纪念,只有刻上“尧”字。”于是,界碑上便刻了“尧文德之租界”六个大字。

春秋战国期间,战乱再起,村庄建了被摧,摧毁又建,历经几朝,在这个地方曾出现“广宗县”、“东国城”等。

直到明永乐年间,孙、张、万等姓从河北枣强迁居此地,种地时挖出了界碑。此时碑已断为几截,“租”字的禾木旁只留下半边,“界”字只留下半个田字,碑上的前四个字清楚可见。人们不解其意,便请一老道士来判断。老道看罢连声说:“好,好,好,此地乃尧帝之祖庙也。”

于是,人们又建起一座庙,立上了庙碑。原“尧文德之租界”的界碑,经老道讹点成为“尧文德之祖庙”的庙碑。后来,庙名经简化便成了“文祖”村名。

手十八走后,一直在琢磨王小q所说的话,但怎么也想不明白。其实王小q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狮百万根本没有死,在他拍下狮爪的那一刻,王小q催动水天玄功护住了他,让他得以侥幸存活。可是一身修为尽毁,残躯无存,只有微弱的一道神灵。王小q暗暗将他的神灵收集,打了个包埋在流苏王地下几百米的神根处,这个连流苏王自己也不知道。狮百万可以借助神根,重新修炼,获得脱胎换骨。

可是他说的神龙到底是什么呢?原本是蚯蚓精幻化神龙,假借降世之名招摇撞骗,后被王小q识破,施法使其进化为假应龙,赐名地皇。可以当时蚯蚓精的法力根本骗不了修为更深的狮百万,他又怎么会听命去抢夺流苏王的树心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