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情义内相 (第2/3页)
进退。
是的,是内相,而不是更始帝!
思路渐渐清晰,童鞭快速推衍、权衡。
更始帝自作孽,新朝处于内忧外患的深渊,积弊已久,负重难返!
困坐皇城?仅仅苦捱时日罢。
世家联手,新朝覆亡、更始帝失位不可避免,童鞭难抗大势。
即使童鞭搭上性命,也改变不了结局。
“世家想要什么结果?”童鞭终于切入正题,与苏公公谈判。
苏公公意外,深深地望了童鞭一眼,有点,看不明白了。
继而,又恍然苦笑,煜氏的支系,又何尝不是世家?
“更始帝倒行逆施,德不配位!”
童鞭没有反驳,若非更始帝一意孤行,局面不会如此崩坏。
面对童鞭,苏公公小心翼翼,又试探道:
“新朝还是新朝,仍是煜氏的新朝,换人做皇帝而已!”
不置可否,童鞭不会在意新朝是否存续,也不理会谁做皇帝,明眼人都知道,更始帝的继任者,哪怕是天纵之资,还是傀儡罢。
童鞭唯一在意的,是更始帝煜米。
死人才称先帝,而废帝,则是活人。
唯一能做的,是令更始帝成为废帝,保留一条性命,再徐徐而图。
源陆的历史上,常有死灰复燃的事,童鞭想试一试。
“老师为天下公的胸怀,着实让学生汗颜,受您的熏陶,学生深知受人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的道理,更始帝对我恩比天高!”
苏公公心里咯噔一下,童鞭是死脑筯,事情大条。
东京的局面微妙,像是均势,却又不是,变数太多。
皇城内乱,新朝分崩离析,群龙无首的东京,必成群雄角力场。
什么惊蛰,什么世家的谋算,统统都是水中花。
更始帝煜米做了几十年的太平天子,后遗症太过明显。
世家的意思,是让煜米“暴毙”、“病亡”,永绝后患。
唉,童鞭是权势人物,更是精明无比,能猜到的,肯定不会错。
然而,也有童鞭不知道的事,毕竟,他不是蛰子。
打破脑袋,童鞭也不会猜到蛰伏、惊蛰的典故,更不会想到承担惊蛰的人姓苏,普通世家苏氏;也不会想到,苏公公是苏氏的人。
苏氏本煜氏,即将成为煜氏的嫡直,成为新朝的皇族。
而前提是,新朝继续存在,并再次辉煌。
苏公公离开皇城久矣,再是大仁大义的人,也不会瞎掺和。
童鞭对更始帝忠心耿耿、恪尽职守,将大内、枢密院打造成铁桶一般,即使有部分管事内监变节,却并不影响大内高手的战力。
火并的结果,是玉石俱焚,谁也别想好过。
勿需权衡,才片刻,苏公公回道:
“煜米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我也不忍心下狠手,你说了算!”
童鞭释怀,佯作欢喜,给苏公公续茶。
达成“共识”,继续蹉商细节,是顺理成章的事。
苏公公故作大度,做一做顺水人情:
“不仅煜米要活得好好地,他的儿女、子嗣,也要平安富贵!”
童鞭何等精明,仅凭苏公公的一番话,便嗅到一丝不寻常。
苏公公的后台,不是强横势力,要不然,不会容下前朝的子嗣!
贯穿前后,童鞭又疏理脉络,竟猜得八九不离十。
鹊巢鸠占!新势力需借新朝的壳,再接受煜氏的一切。
煜米不死,或是后患无穷,而与新朝的遗产相比,可以继续活着。
“老师对未来的大内、枢密院有什么打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