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还是平局 (第2/3页)
百出,常为人上下奔走,打点沟通。慢慢有了仗义疏财的名声,交游广阔。”
“七年前,此人犯下了监守自盗的案子,东林人于玉立荐他入京投奔个僧人,他却未住在那僧庙里,而是改了名字,依旧四处交游,为人出谋划策,牵线搭桥。汪文言捐了个监生功名,混入了太学,听闻王安公公颇好文墨,此人用心结交,被王公公引为心腹门客,亦受刘一燝、韩爌诸位名士信重,视为东林中人。”
“原是个宋押司一般的人物啊”
“原是宋押司,后来却成了吴学究。万历末年,齐、楚、浙、昆诸人与东林相争,正是汪文言建策,叫东林挑破合纵,个个击破,这才成了东林气候。大行皇帝登基前后,此人内外奔走,往来游说。及陛下登基后,此人又往南而去,去迎那叶向高、赵南星去了。赵南星回朝,数百士子城门立雪,随后东林又建了首善书院,诸多动作,全是此人筹划。东林人皆言,汪文言有布衣卿相之才”
“东林这帮人一向以正人自居,却听从一个逃罪小吏指手画脚?”
“东林原本松散,正是有这罪吏谋划,勾连纵横,声势日壮。而今刘一燝等人,正要向陛下举荐此人,入职中枢”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校哥儿本想嘲讽两句,想到后世各种郑智掮客、风水大师、气功大师,不也把高观明星玩弄于股掌吗?国人天生就有这种基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既然如此……”
校哥儿拉过骆思恭,悄悄的耳语了几句。
骆思恭点点头,郑重的施了一个大礼。
“此事完结,还望陛下准许老臣告老还乡”
校哥儿呵呵一笑
“难道,朕要将这锦衣卫都指挥使,传给骆养性佥事吗?”
“忠心为国者,必有善终。骆公,还是不信朕。”
“朕与骆公以一年为约,若明年此时,骆公依然心有退意,朕必放你父子衣锦还乡,如何?”
送走骆思恭,校哥儿只觉得精疲力竭,感谢身体被抽空。
趴在桌上,他直接睡着了。
朦朦胧胧之间,听到了外面锣鼓大响。
“辽东捷报!辽东捷报,沈阳击溃来犯建奴……”
-----------------
据说血肉浇灌过的土地,来年长出的庄稼,特别的强壮。
那血肉浇灌过的城市呢?
阳光晒在沈阳城,新的一天来临了。
城墙斑驳,露出里面的砖体,还有芦苇丛一样,尚未清除的箭支。地面也好不到哪去,到处都是硝烟燃烧后的黑印,还有凝结成黑褐色的某种液体。
人们忙碌而的收拾打扫着,都披着麻、戴着孝。没有胜利后的喜悦,也没有人失声痛哭。咬紧牙关,无所畏惧,成为这座城市此刻的统一表情。
沈阳中卫指挥所,三个文官在统计战功战损。
毕懋良目光平和,洪承畴神色冷峻,毕自肃落寞悲戚。
“杀敌约四万,其中蒙鞑约有七八千、真奴超一万,各族辅兵两万。阵斩敌大将佟佳·扈尔汉,安费扬古,奴酋女婿何和礼三人,其余大小将校无数,清点首级约一万五,其中蒙鞑、真奴各五千。俘虏汉军包衣一万人。”
“我军战死三万人,重伤一万五,轻伤无数。”
“以身殉国之大将有,奉集堡总兵李秉诚、甘肃援辽总兵祁秉忠、虎皮驿总兵朱万良、四川援辽副总兵董仲揆、副将秦邦翰、副总兵刘怔、副总兵罗一贯”
“重伤大将有,原沈阳总兵贺世贤、副总兵麻承宗、援辽总兵梁仲善、副总兵梁宗业、镇武总兵刘渠……”
战争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