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蒙尘的厚礼 (第2/3页)

知识垄断。所以,开门的钥匙,就是知识。

于是利玛窦回call总部,钱多人不傻,学霸速来。

很多高知传教士纷沓而至,开始了东西方知识的火花碰撞,慢慢的也就打开了局面,北京、山东、杭州、南京、山西,由于有长衫者的捐助支持与保护,各地开出了教堂。

以知识为钥匙,打开传教之门,这就是着名的“利玛窦规矩”。

高光出现在二十年前,利玛窦见了校哥儿的祖父,献上地图、书籍、礼物。只是因与臣子闹翻,万历无心朝政,忧伤躺平。

然而,利玛窦之后,接任的龙华民主教却是古板之人,他出身贵族世家,颇有雄心壮志,不愿萧规曹随。利玛窦认为传教还只是开荒的阶段,连播种都算不上,龙华民却准备收获了,他准备将通俗易懂的“上帝”音译改回去,并颁布命令,禁止教徒祭拜祖先、禁止娶妾……,一番操作下来,把自个儿弄得天怒人怨,然后就发生了着名的南京教案。

文风兴盛的南直隶,怎能容许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行?于是传统士人冲击教堂,争斗之下,出了人命,传教士被赶出南京,全国禁教。当时主持此事的南京礼部尚书,正是当今内阁大学士沈?,此刻板着脸站在校哥儿身前。

而他的对面,则是工部尚书徐光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这就有意思了。

校哥儿出神了一会儿,他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这个年代的欧洲人,并不比大明人高大,更不比大明人干净文明。

所以,真的是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吗?

他很快就回过神来了,一位穿着儒袍、身材魁梧、高鼻深目的美髯公,正用字正腔圆的大明官话做开场白,传达教皇保罗五世对大明皇帝的问候。

这问候货真价实、金光闪闪,令人心旷神怡。尤其是祝词之后的礼单部分。

罗马教廷及泰西各国珍品藏书七千卷、来自巴达维亚、马喇加等地的数百名工匠,来自世界各地的动植物种子、种兽,甚至还有两艘盖伦船和各种甲胄枪炮……

七千卷!校哥儿看过单子了。除了各种教义,天文、地理、机械、物理、数学、生物,都有,心脏都快乐炸了。为征服大明士人,这些书前年刚运到大明。

至于别的,泰西人为何如此大方?肯定不是校哥儿提前给徐尚书透露了胃口,开出了清单。那清单上许多内容,泰西人而今还在满地球寻找。

五年前龙华民神父牛笔了一把,所以在大明传教是非法的。所以皇帝透露,泰西人拿什么来,都会有等价回报。

为了这次相遇,我连见面前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

都做了很充足的准备。双方都是。

刘时敏、曹化淳等人备了很久的课,也备了很久的货。比如丝绸、茶叶、瓷器,都是皇家定制的极品。

举例,景德镇的御用瓷器。原来的规矩,皇帝要一千个瓷碗,景德镇会生产至少三千个,确保开窑后万无一失。然后,剩下的两千个就地销毁,因为刻上“御用”两字,除了皇宫之内,谁用都是造反。

诸如此类浪费,必须杜绝,多余产能,自然是宁与友邦,不予销毁了。皇帝甚至还让定制了部分带圣经传说,绘有相关画像的产品。

这些回礼的样品,已经由内侍端上来了,亮瞎了小部分泰西人的眼睛。

大部分教士们,依然面不改色,他们要的不是这些。但那些同来的各国商人,已经呼吸紧促了。

校哥儿必须兑现自己的诚意了。

“朕会写信给尊敬的教皇阁下”

“oh io dio!”(我的天哪!)

皇帝的第一句话就引来传教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