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平壤的诱惑 (第2/3页)

皆为降兵,城中更有内应,可以出其不意打下。明军也确实为此展开了讨论。

“此城虽是建奴诱饵,但不得不攻,若能收复平壤,必能大振朝人军心”

高大威武的孙承宗,觉得必须打。

“不当攻!建奴不会如此大意,且城守已经破败,粮草不多,城中饥民遍地,我军攻入之后,即是深陷泥潭”

俊朗洒脱的梅之焕,有不同意见。

袁可立抬眼看了一下,穿着威风凛凛的斗牛服,王体乾却一言不发,很老实。果如其言,不涉决策,这就好。

“朝人使者怎说”

“收集粮草,仍是有困难”

“不过是他们的两班贵族,舍不得出血吧”

袁可立呵呵一笑,却笑不动了。这一幕,为何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孙梅二人,也觉略有点尴尬。

“本督要的渔船、瓦罐呢”

“这个,他们倒是没问题,已向民间紧急征用”

袁可立点了点头,拿起了指挥棒

“两位,本督看来,此役需速战。平壤必攻,却不必久守。此战有三步,平壤只是其一”

“大明财政,早已捉襟见肘,支持不起久战,此役全靠陛下内帑。京中急报,因科尔沁屡从建奴,不听号令,林丹汗已出征惩处,陛下开出市赏,若蒙人遭遇建奴,每斩获一级,可至大明换取白银十两,十年有效。多年前,朝鲜王李珲已向建奴暗中称臣,此战不过是建奴借口朝人援助萨尔浒、挡不住毛文龙,实行的劫掠惩处。而今劫掠已成,大兵在外本营空虚,建奴必不能持久。速战速决,乃各方所需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平壤是敌人诱饵,却也是我军诱饵。若大同江水路在我手中,建奴必然难以攻陷。就算破城,我军也可安然撤离,叫他战而无果,此为第一步;避实就虚,另以骑兵截取建奴劫掠成果,取其粮草俘虏,叫他空手而还,此第二步;建奴劳而无功,必收兵返回,鸭绿江上,水师决胜,此第三步也。如此,此战可终结”

“战平壤,不可暴露我军水师,反而多用朝人舟船,风险尽在于此。此战三步,正合我三人领兵。本督愿领军守平壤,两位另领两路,如何?”

“不可,督师必须在外运筹,统领全局。平壤不过简单守城,论武艺两位皆不如我,该我去”

“梅探花骑射过人,不领骑兵才是可惜,这平壤,是我孙稚绳的了”

三个文官,议论各种细节之后,目光都投向了王体乾。

“守城全靠步兵火器,不知这无垢军”

“无垢军本就人少,此营精锐,更是陛下贴身卫军,人员装备皆是千里挑一。一个人,也多不出来了”

袁可立有点尴尬,皇帝把贴身护卫送来保护自己了,自己却要送他们身赴险地。

王体乾看着那沉默的无垢军首领,此人很年轻,在宫中默默无闻,不知陛下何以一见其名,就认定忠勇可用。

“无垢军不归老奴统领,督师不如问问王将官的意思”

那黑色木头人上前一步

“陛下有言,我等虽以保卫督师为第一要务,紧要时刻,却也不必惜身。卑职王承恩,愿率队往平壤”

-----------------

桌上堆着厚厚一堆辞呈,校哥儿却越看越想笑。

当日那些东林人,耿直的都当场辞官了,白衣出宫,浩浩荡荡。反应慢一点的,也有回家后再挂冠而去的。这还写辞呈的,要么迂腐的坚持程序正义;要么心中不舍,左右为难,下不来台;要么,就是在等朕的挽留吧。按士林的程序,还得三请三辞呢。

离职见人品,前世有名言。

杨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