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强敌来了 (第2/3页)
”
“草民、卑职学生在此思密达!”
三个新科进士连滚带爬,跪在校哥儿面前,泪流满面
“学生贱名,不敢入皇帝陛下耳,故而御前失仪,罪该万死!”
他们身后跟着一个白衣少年,倒是跪得从容端庄
“无妨,平身吧”
校哥儿笑得如沐春风,亲手扶起了四人
张维,第一个反应过来请罪的人,长得俊朗端正。他是元朝到朝鲜的回人后裔,儒学根基不错,还是王阳明粉丝,此次是凭真本事考上的进士。另两位就是典型的朝人长相了,圆脸扁鼻细眼,尤其那金自点,一双小眼睛滴溜溜的转,不停在流汗。
“朕的两位老师,去岁入朝鲜击溃后金之后,与朕说,虽然隔山跨海,但朝鲜与中原本是一家,朝人都是箕子后裔,不当因是属国,而区别待之。”
“今岁科考,朕特地让老师推选了你们几位,果然真才实学,与我中原人才无异。”
“今科状元文震孟,才学过人,更是名门之后,将授翰林院修撰,你们就跟着他去翰林院观政半年吧。半年后,愿意留在大明为官,或是以大明天子门生之身份返回朝鲜,都可以”
这话说得三人激动不已,尤其那金自点,一听到“大明天子门生”,简直两眼放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宋时烈,听闻你是朝鲜有名的少年才子,却甘做书童前来观看大明科举,这求学之志,很好!所以朕特别准你今日赴琼林宴,还准你与三位进士同入翰林院。你比朕还小两岁,朕希望下一两科,能看到你金榜题名”
“小民叩谢皇帝陛下!”
这十五岁小孩,彬彬有礼,毫不慌乱。比那三位进士更有才子相。
这几位,当然是校哥儿和有关重臣的独特安排了,他们都来自于朝鲜西人党,也就是最粉大明的那个派系。
朝鲜号称小中华,对中华糟粕,绝对是几何倍数的学习放大。比如说士人优免,比如说党争,比如说门阀垄断,比如说“君子之风”。新科状元文震孟乃是大儒文徵明的后人,又多历坎坷,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绝对能让这三个跟班崇拜得一愣一愣的。
这一科得以进入翰林院的还有黄道周、倪元璐、傅冠、陈仁锡、汪乔年等人。对了,还有卢象升,校哥儿准备让他短暂镀个金。至于宋应升、宋应星兄弟,因在三甲,并不引人瞩目,很快就划入了工部徐光启这里。
-----------------
积雪消融,季节转换,西北大地变成了一面壮阔的调色盘
浅白的雪、深褐的岩石、青翠的草芽、淡蓝的淤积湖,被那苏醒解冻的黄色巨龙分为左右两半。沿着安静蜿蜒的浑浊河水,明军的军阵有如厚厚的红色地毯,不断向北铺移。
他们的速度并不快,日行三四十里,对于半骑半步、挽马充足的军队来说,有点过于沉稳了。
这种沉稳让明军显得无懈可击。
鄂尔多斯联军尝试过很多种方法:若是骑兵攻击,明军的步兵就会拉出大车,以车为墙,变做车城。那车壁很厚,重箭根本不能击穿,而明军火铳手就躲在车后射击,一旦接近,蒙人勇士就下饺子般纷纷被击落马下,而且车墙里还伸出很多火炮管子,防备大军冲阵。
六十年前,戚继光就在蓟镇用这种战法,击败了朵颜部,活捉了董狐狸。
联军尝试过夜袭,试图分队分时冲击,叫明人日夜不得安宁,没想明军根本不理睬,躲在车城里呼呼大睡,只叫那些骑兵外围巡逻驱赶。
那就干掉明人的骑兵吧,这些明人骑兵又特别精锐,甲胄精良,马上武功惊人,那些打着“尤”、“鲁”、“马”、“戚”的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