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乘真人 (第2/3页)

贩夫走卒,还是王公贵族名门仕女,你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要掏钱就掏钱,要解衣就解衣,简直如臂使指。

后来闻香教做大了,分坛分会遍布冀、鲁、赣、晋、豫、秦、川等地,师父又改了个说法,不提灵狐传香了,教名改为东大乘教,本人得道于“太皇天宫”,肉身为古佛转世。由于各地进贡财货越来越多,惊动了官府,师父一度入狱,但花钱消灾逃了出来,很快又攀上了万历皇帝的老丈人永年伯王伟,当众表演了一番神通,就被王家认亲为族人,愈发横行无忌。若不是另一位师弟因分钱不均再次举报,师父依然是皇亲国戚,得道神人。

师父死后,传位幺子王好贤,地盘为北直隶,徐鸿儒回到山东宝地。山东数十年来天灾不断,民生艰难,这种穷人们活得毫无指望的地方,正是结社传教的沃土。用上一些传统手艺,施点米粥、变个戏法、放点“神药”,很容易就能掌控这些人的身心。于是徐鸿儒声名鹊起,影响力堪比唐赛儿,野心远超宋公明。

“妙体本来无所住,通身自在放神光。一切人众,无法可得,欢喜信心,做礼而去!”

,!

一部经书诵完,徐真人合掌施礼,闭目沉思,静默无言。

全场信众,跟着打坐冥想,这是大家都修行过的每日常课。

“老母显灵,真人飞升了!”

台下传来惊呼,那真人端坐的蒲团下,冒出滚滚白烟,连人带着蒲团缓缓升空。

“真人飞升了!”

“啊!真人飞升了!”

那万名信众,涕泪纵横,见这神迹,有人目瞪口呆,有人磕头不止。

“铛!”

不知何处传来一声清脆的罄音,那徐真人飞升不过三尺,又缓缓坐回了原地。

他睁开双眼,流出两道清泪。

“真人如何又不飞升了?!”,“这可如何是好?”

流着泪的真人,缓缓站起,双手按下,示意全场安静。

“方才做礼冥思,本座见着了真空家乡。果然无穷无尽,妙不可言。本座本不欲返,无奈老母对吾言”

他声音悲戚,语速缓慢,让那些童男童女们,清晰复述给台下的信众

“老母言,当下正是下元甲子芥子劫。天下大荒,人民饥馑,干戈不停,白骨堆山。”

白莲教中所谓三元劫数的上、中、下三元,对应的是过去、现在、将来的三极世界。不论富贵贫贱,若逢末劫之灾,无处可逃,只有入教才能免遭劫难。待到台下传来一片惊呼悲鸣,他才跟着说道

“老母唤吾务必保全信众,又留了十六字真言”

“地龙翻身,岁在壬戌,天日更转,顺天应人。”

“吾参不透何意也,只得先行做法,勉力护佑大家”

信众们还在消化那十六真言,真人的大袖之中,突然飞出许多纸人,纸人们都是一个个力士造型,飘飘飞在空中。

徐真人度起八卦步,掐着时间,突然大喝一声

“疾!”

那些纸人身上突然冒起了火苗,不一会儿就化作了灰烬,而那些五色童男童女们,手捧祭盆,接住这些灰烬,将之恭敬放入坛前一个巨大水缸之中。

“拜谢真人”

五色信众纷纷叩首致谢,待他们抬起头,真人身影已经消失不见。水缸前自有各种香主、会首、传头、掌经纷纷来领取圣水,分发与信众,一人一口,饮得力士护体,消灾化厄。

一脸悲天悯人的徐真人,此刻回到了徐家大院。身边拥簇着他的,尽是那些“净衣派”,这些人装扮各异,文士、商贾、胥吏、牙人,尽是一些略有社会地位、头脑活络之人,这些人都是他的亲传弟子,各方坛主。当然,也有许多受邀前来观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