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第1/3页)

大事解決了,張家幾口就準備第二天就回去了,實在是外面呆太久了,說好5天的,都快10天了,幫自家看店的伯母肯定是有意見的。

王大志死命挽留,都沒法說動,只好給張元姐弟一人買了一件臨別禮物,送他們到車站。張小弟的是裝電池的遊戲機,給張元的是一個很符合這個學生年代的包包。

哦,忘了說,張元趁這次出來,有看見網吧,趁著張爸他們午睡那會偷溜出來,到網吧申請了好幾個球球號,雖然沒趕上5位數的球球號,但是8位數的也不差啊,放在後世也是很值錢的。到時候給小弟一個號,給老爸一個號,給老媽一個號,給小堂哥一個,給李琴留一個號,剩下的看以後跟誰有緣就給誰。

闊別10幾天回到家,張元大大的舒了一口氣,還是家裡舒服啊,張元雙手朝天,伸了一個懶腰。

好好在家休息了幾天,哪都沒去,這天,午睡起來的張元看見就張爸一個在看店,沒看見張媽的身影。

&ldo;爸,我媽呢?&rdo;

&ldo;在河邊餵雞呢。&rdo;張爸頭也不回答道。

&ldo;那我去找我媽了啊。&rdo;張元說完就風風火火地跑了。

河邊其實是靠近河的一大片地的統一稱呼,不過,說是河,現在是跟溪差不多了,近年水量一直在降,張爸在張元的建議下,在這邊買了一個接近一百平米的地,張元當初用的理由是,種菜,養雞,養鴨。(別看是住在鎮上,養家畜的人也大把。)不過現在的作用也是這三樣,近水,養什麼種什麼都方便。張元知道這地連著後面一大塊,前世都被鎮政府開發做了開發區,到那時,地價是一漲再漲,一地難求。現在麼,就是幾塊菜地。

不過後面那個小棚子的地,到時可以和父母商量下,也買下來,不大,也就五十幾平方,估計原主也是搭來畜養用的。

張元找到張媽,和張媽一起把雞鴨給餵了,張媽清理鴨糞,雞糞,張元就去挑水澆菜。別看張元人小,力氣還是有的,雖然都是半桶半桶水的挑,(要注意別壓壞了不是,前世張元的身高都沒超過160呢)噢,這個就比不上張元的前世了,要知道張元的前世幹活那可真是一把好手,比如挑水,那可是滿滿的兩桶水,一根扁擔,個子矮小的張元硬是能把幾塊菜地都澆好,那會父母都忙著出去掙錢,家裡的事就大多落在張元身上,弟弟又小,還不懂事,真真是應了一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張元回家就把那個小棚子的事和張爸說了下,說能買下就最好買下,用的理由還是那幾樣,畢竟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因為張元記得好像是自己初二那會,政府就開始搞開發了。那會開始,鎮上的經濟就開始走向快速發展了。

也不知是老天眷顧,還是張爸運氣好,幾天之後還真叫張爸把那個小棚子拿下了,據說是那地男主人賭博輸錢輸的厲害,家裡孩子開學的學費都快沒著落了,聽見要買地的就趕緊把地給賣了,換錢交學費。張元聽到這,只能感慨一聲,還算能回頭,還有救。

趁這個暑假,張元把之前寫到一半的重生女主種田文寫完了,自己看了一遍感覺沒什麼問題就先把一部分的稿子投出去了,為預防有的出版社不收,張元還把稿子複印了好幾份,分別投給了幾家出版社,然後就靜待回音了。

張元安安靜靜地等待初一開學。張小弟剛好開學是一年級,在鎮小讀。張元就讀的初中是鎮上的華僑中學,鎮上有兩所中學,一所是以所在鎮的名字命名的,叫茶川中學,還有一所就是張元要就讀的華僑中學了,不過這個華僑中學和李琴的親戚是完全沒關係的,只是以前到現在,一直都是叫這個名,也許是之前出資建造這所學校的也是華僑??

張元選擇這所學校是因為有二,一是前世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