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起打造大IP 2 (第2/2页)

的煎饼卷里。这样的满煎糕,口感香甜,且便于携带,在军中大受欢迎。再之后,因为左宗棠派遣部下潜入tai\/wan,满煎糕的做法也传了出去。”

话音刚落,顾小欢便呵欠连天走过来:“你们在说闽派甜品啊?”

“说满煎糕呢,哥。”顾小喜指指托盘里剩的那块,“还有一块,粥在锅里。”

说话间,沐川已起身去厨房盛粥了。除了文创园的事儿,顾小欢还在打理糖厂的事,昨晚回得很晚。

等沐川回来的时候,顾小欢已经在讲魏文帝曹丕看着园子的甘蔗,写下《感物赋》的掌故。

就着粥和满煎糕,顾小欢又说:“我们今天能吃到各种甜品,会觉得习以为常。其实,在唐代的时候,沙糖都还很稀罕。我们的制糖技术,主要是跟印\/du学的。”

“啊?这样的啊,”陈爽对此闻所未闻,“不就是拿甘蔗制糖的嘛,这么难?”

“对,要做成凝固状态的糖,是很难的。嗯,先不忙着说技术,只是说原料。今天到处都能看见地甘蔗,在魏晋隋唐时期,都不多见,以致于……”

顾小欢笑起来:“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唐朝的中兴名将郭子仪,曾经平定了安史之乱,收复了两京。唐代宗认为他对皇室有再造之功,便要论功行赏。可是,还有什么好赏他的?做官做到他这个份上,也不能再加官进爵了。而且,他儿子郭暧还娶了大唐公主。想了半天,唐代宗决定赏赐郭子仪一些稀罕之物。那就是——20条甘蔗。”

听了这故事,大家都不胜唏嘘,顾小欢又说:“糖业上最大的进步,在我看来有两次。一是明末发明的‘黄泥水淋法’,一是近现代的制糖机器。”

言及此,他又科普起黄泥水淋法的来历。末了,顾小欢嚼着满煎糕,不无感慨之意:“想想糖在古代曾为富人所专有,突然间觉得满煎糕更香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