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狡猾的武丁经过精心谋划,随后发动了最后一次*巴方的战争:
“辛未卜,争,贞令妇好其从沚盾戈伐巴方,王自东受伐蚩阱,于妇好立……贞妇好其从沚盾戈伐巴方,王勿自东受伐蚩阱,于妇好立。”(《殷墟文字乙编》)
“阱”,就是陷阱的意思,好一条引蛇出洞的毒计!这一战,商王朝倾力而为,志在必得。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武丁亲自统率,想办法将巴方主力吸引到山外平地,集中优势兵力从东面进攻,迫使巴人向西撤退。另一路由妇好率领,在巴方溃逃的必经之路上埋下伏兵,然后聚而歼之。“阱于妇好立”,就是将敌人全部歼灭于妇好设下的埋伏圈内。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巴方,终于上当!惨烈的一幕,也随之出现在本章开始:在武丁的攻击下已是强弩之末的巴方战士落入陷阱,被占尽地利、以逸待劳的妇好率兵斩尽杀绝!经此一役,巴方损兵折将,精锐尽失,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和武丁较量的资本。传说中的“廪君”一族,也终于折戟沉沙,成为历史。
文化上的差异不是引发战争的必然原因,利益因素导致的战争才不可避免。武丁征服巴方和虎方以后,基本控制了长江上游对江汉地区的食盐供应,确保了青铜之路的畅通。从维护商王朝利益的角度看,武丁的作法无可厚非。然而,此战过后,遍体鳞伤的古代巴国也终于与殷商结下死仇。
沉默中,巴人度过近两百年时间。再次亮相,已是在周武王的正义之师中。那是一次无比酣畅的复仇之旅——巴人北上中原,成为最终击毁商王朝统治的一只铁拳!。 最好的txt下载网
牧誓
公元前1046年二月初五(夏历),一个普通的早晨。
朔风似箭,斜月如刀,稀稀落落的星辰掩映着初春的残雪。黎明前的旷野上,阴沉沉让人不寒而栗。等到破晓时分,空气中开始浮起不祥的燥动,夜色笼罩之下,似乎暗藏着重重杀伐之气、阵阵金戈之声。
随着东方的晨熹冲破黎明前的阴霾,沉重的天幕豁然开启。昨天还满眼尽是凋零一片的荒原,一夜之间竟然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一阵小雨过后,原野上星星点点取暖的火堆逐渐熄灭,人群鼓噪起来。头领们操着各式口音,远远近近地呼喊着集合队伍。
经过短暂的喧闹,黑压压的人群如湖水般恢复了平静。一望无际的远处,一群群士兵手执兵器、列好阵势。那里除了有来自岐山脚下、膴膴周原的身经百战的勇士们,更多的是西北、西南各路方国派来和他们并肩作战的盟军。
近处,在队伍的最前沿,是数百辆高大的战车组成的装甲兵团。这些古代的“陆战之王”,面朝东方,蓄势待发,是当时那个时代最为犀利的重型装备,足以摧毁任何血肉之躯!每辆战车均由四匹战马牵引,厚重、结实、血迹斑斑的车厢内,清一色配备三名铜盔皮甲的武士:左边的手挽强弓,右边的双手执矛,居中一人则擎缰驭马。
突然,低矮的土岗边人潮涌动,旌旗簇拥着一辆金色的战车缓缓驶向高处。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车上一个神情坚毅、甲胄鲜明的中年男子,只见他手执统帅权信(“左杖黄钺,右秉白旄”——《尚书&;#8226;牧誓》),高声叫道:
“辛苦了!来自西方的勇士们!”(“逖矣,西土之人!”——《尚书&;#8226;牧誓》)
刹那间,人群安静下来。王者的誓言,在空旷的原野上传得很远:
“尊敬的友邦国君,还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盟国的将士们,举起你们的戈,拿稳你们的盾,挺直你们的矛,让我们在这里誓师,一起奔赴决死的战场吧!”(《尚书&;#8226;牧誓》译文)
战士们紧绷的脸上顿时笼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