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 (第4/5页)

,但既然是秦国之主,就有必须去做的事。孙儿只是希望,万一出了什么事,请皇祖母把一切都推在孙儿身上,不要介入其中,若有可能,尽量保住安乐吧!”

太皇太后轻轻叹息,眼中是止不住的怜惜与无奈。

是啊,这是一场几乎没有希望的拚搏,然而,他们都不能后退,不甘放弃。

所有的皇室宗亲,都在秦何伤的淫威下,噤若寒蝉,朝野的势力全部被掌握在秦何伤一人手中,皇帝空有尊贵的地位,竟无一兵一卒可以调动。

民间不是没有人对秦何伤的治世持以非议,军中朝中,也不是没有将领和官员暗怀不满,只是,有这样远大见识的人,不是死于非命,就是被压在底层,难以出头。

派出纳兰明是一场赌,由他暗中奔走,联结所有有识之士,奉天子以抗权臣,起新法,以绝恶政。

当今之世,真正有才之士,大多困于风尘,没于贱役,若有人能赏识重用,必会拚死力报。只要能一点一点慢慢收纳人心,总有一举推翻权臣的机会。

虽然朝中大员、军中重将大多掌握在秦何伤手中,而纳兰明能暗中拉拢的都是小官小吏,但又有哪一个高官大员的命令不需要通过一层层的小官吏才能真正传达下去,若是能够好好地利用这些人,也未必不能把一个个手握大权的家伙慢慢的架空。

而且,京兆尹主管京城治安,虽然不能干涉军队,但手下的步兵衙门,到底是一股兵力,必要时,若能关紧城门,不让军队进入,而迅速控制京城局势,诛杀叛贼,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只是,谁也不敢保证纳兰明的忠诚到底有多深。做为皇帝,不得不把自己的一切寄望于一个臣子的忠诚,行这一场豪赌,即使是小小年纪的宁昭,心头也不是不悲凉的。

然而,这一场赌又似乎并不曾失败,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纳兰明确实是在为他尽力奔走,小心地在低层官员中,寻找有识之士、有才之人,刻意拉拢对秦何伤的政权有不满之意的官吏,有意无意地接近对皇室依然充满忠诚与期望的人,然后,乘着入宫探望的机会,悄无声息地把他所认为可用的名单,可以真正吸纳到他们这个微不足道的反正中心的名单,传到了宁昭手中。

也许只是一时心血来潮,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总之,在心念一动间,他决定亲自去见见这些人。

那一天,在皇祖母和贴身的总管太监的掩饰下,他终于可以摆脱监视,悄悄出宫。

纳兰明只说他是朋友家的公子,年幼而才高,有意为他介绍俊彦人物,以长见识,以广见闻,却又在有意无意之间,透露他的身份极之尊贵,使得诸人,皆不敢轻视于他。

那日,他们在纳兰明的书房,畅论天下,谈及如今国事,众皆感伤。大家且说且叙,且谈且饮,有人悲愤,有人激昂,有人叹息。

他第一次如此不加掩饰地直抒胸中郁愤,说起国家满目疮痛,朝政日非,百姓流离之苦,子民受躁嗬之难,终是禁不住落下泪来。

在很久以后,当时与会的众人,常会不由得感叹,他们的皇帝城府深不可测,那么小的年纪,一场苦情戏,已是演得形神兼备。

没有人相信,他真的是有感而发,没有人相信,他真的是心忧国事,没有人相信,他真的是为他所有的子民百姓而感到痛楚,为他这个遍体鳞伤的国家而觉得忧虑。

是压抑得太久太久,所以一旦表露,便不可抑制,是他终究还是个孩子,所以一旦情动于衷,便再难以理智控制。于是,黯然的泪落,变做无声的痛哭。

忽然间想起,无数史书中,那些任权臣坐大,倍受欺凌的君王们,面对仅有的忠实部属,君臣相对而泣时,到底是何等情形,越思及此,越觉痛入心头,明知不妥,竟终是不能控制心中的悲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