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 (第2/4页)

“你这个脑子是怎么长的?我喜欢谁讨厌谁都能看出来?”洪涛自认自己这招玩得挺漂亮,很容易就把季科夫变成了大家的焦点,又借势小小的恶心了一下那家英国人,而且做得很自然很通顺,应该不会被人看出来什么,但是这个潘还是看出来了。

“是我先问你的,所以你应该先回答我的问题。”潘没有被洪涛的话把思路带偏。

“没有理由,我更喜欢直爽一些的人,比如我问你,女士您多大啦?你回答,我27了,这样我就很喜欢。”洪涛没法和潘解释自己为什么讨厌那一家英国人,总不能说人家穿的讲究、举止得体、自己学不来就讨厌吧。

“那好,我27岁了!”潘一秒钟的犹豫都没有,就回答了洪涛的问题。

“那我今年正好28岁,我比你大,在我们中国有个风俗,男人和女人如果有缘相遇,一般都以哥哥妹妹称呼,比如我吧,你可以管我叫涛哥!要不你叫一声我听听?”洪涛也是一秒钟都没迟疑,后面一套废话就溜达出来了,潘说她27岁显然是借着洪涛的话耍赖,不过洪涛还真不怕耍赖的,当年他上中学的时候也不是省油的灯,没事就和一帮败家玩意跑到电影院或者舞厅里去踅摸同年龄的女学生,这种行为在当时被称为:拍婆子!

旷课、打架、拍婆子,这是当时学校老师判断学生根本素质的三要素,一般一个学生只要沾上其中一条,就会被划为急需进行灵魂挽救之流,请家长进行长谈是必须的。

如果那个学生沾上了两条,学校老师和家长就要对这名学生进行24小时监视了,这属于往前一步就是万丈深渊的情况。如果要是把三条全占了,那这名学生在老师眼中就是一坨臭狗屎了,已经没有了挽救的必要。不光不能挽救,还得想办法给开除或者送到工读学校里去,之所以要这么狠毒,主要不是为了挽救这名学生,而是防止他在学校里带坏别的同学。

四百三十四章 郑和的信物

洪涛当时就属于这种三毒俱全的学生,要不是因为他父亲是大学老师,而且在教育局里有当领导的老同学,洪涛早就让学校给踢出来了。那段时光虽然不堪回首,但是很好的训练了洪涛和陌生的女孩子搭讪的能力,具体段位已经达到了没话也能找到话儿,有话儿那就聊不完了。

“涛先生,涛先生,相机里的照片还有吗?我们都很好奇,你是怎么进入马赛族的村子里的,你有没有什么窍门,能不能告诉告诉我们?”潘让洪涛这番话给噎住了,显然她对洪涛的脸皮厚度低估了。就在她微张着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时候,季科夫突然窜了过来,一把就把洪涛拉了过去,然后淹没在一堆人当中。

“窍门没有,当年中国有个郑和,在几百年前就坐船来过东非,然后又返回了中国,他不是空手回去的,在他的遗物中有一件马赛人的信物,我就是拿着这件信物找到了马赛村子,结果还真的管用,马赛人至今还认识那件信物。”洪涛这个气啊,好不容易用话把潘给绕进去了,结果让这个美国人给搅合了,何时才能再找到这种机会就不好说了,那个潘脑子绝对够用,这招儿只能用一次。

“噗。。。。。。咳咳咳。。。。。。”潘见到洪涛被美国人拉走,终于松了一口气,拿起桌上的酒杯喝了一口香槟,然后她听到了洪涛言辞凿凿的编了一个故事,那口香槟全便宜桌布了。

“郑和!?信物!?”不光季科夫听得一头雾水,旁边那些游客也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一杆子直接桶到几百年前了,还有信物,你说不信吧,人家确实进入马赛村庄了,还拍了不少照片。你说信吧,这尼玛也太离谱了点。而且这些欧美人只知道大航海时代,从来没听说中国人在大航海之前就能来到非洲啊!

“郑和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位皇家内侍,大概是在15世纪左右,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