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 (第2/5页)

平担心这本来就脆弱不堪的木床倒塌,便赶紧下来。

虽然屋内家具很少,但是书籍却是出乎想象的多,由此可见这个儒者是个有些想法和追去的读书人。

“哎呀,你醒了。”门外一个探头探脑的小脑袋惊异的说

“对的,我醒了,你们先生呢。”顾剑平问道

“在东边屋子里吃饭呢。”说完小孩快步跑去,大概是向先生报信去了

回到屋子里,顾剑平看到了自己纹丝不动的蓝色包袱,打开包袱,里面的是几件衣服、水壶、度牒、干粮袋还有之前从那些倒霉的商人身上找到的几十两散碎银子和自己之前和尚身份的二十七铜钱。

仔细清点着的银两,顾剑平不由得对这位救他的读书人钦佩万分,他不但救了自己,还请了医生来看自己,身上这贴治疗刀伤的膏药就是证明,当然最终的要的是见得巨财而不动心。毕竟只有是正常的人,拿起顾剑平的包袱,发现那异常的重量,都会猜测里面银两之物,而这位儒者竟然丝毫不动心,连包袱都不去动一下,如此高洁的作风,哪怕是是古代那些大儒也不过如此罢了。

“哦,小和尚,你醒了啊,对了肚子饿了吧,来来,赶紧吃饭。”正吃饭着的儒者见得顾剑平过来,赶紧起身招呼着。

“多谢先生救命之恩。”顾剑平对着儒者深深行了一礼。

先前的所见足以见得儒者的高洁的人品和作风,桌面的饭菜则是显示着儒者的清贫,两个素菜,一叠咸菜,一盆品相不佳的粟米饭,真是清苦不已。

“抱歉,乡下条件简陋,小和尚不要见怪啊。”

“王大娘,帮忙加个鸡蛋,小和尚醒了。”儒者说道

“不必如此,我随便吃些便要走了。”顾剑平说道

“不知先生高姓大名,好让我小僧日后记得,以便为先生在佛前祈福。”顾剑平说道

“不过乡下一个穷秀才罢了,名字就叫荆轲守,祈福的话,我家有个老母亲,年迈而又多病,唉,小和尚若是能在佛祖面前为我老母亲祈福一下也是好的。家母名讳是…。”思索片刻,荆轲守说道

“小僧明白了,先生的要求小僧谨记在心。”顾剑平说道

心中记下这两个名字,顾剑平知道,以佛门的因果缘分来说,这二人日后定会经常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

………………………………

第二十二章 ,任务和鲜血,

梁国青州白马县的西宁乡宋家村。这一日早晨风和日丽,顾剑平告别了教书秀才荆轲守,向着白马寺的方向走去。

几日的休养,顾剑平也恢复的差不多,也知道了那伙害死自己这个身躯前身和那些商人的山贼已然被官府擒拿判刑。那些从商人尸体得来的银两,顾剑平并没有还给他们家属,虽然这必然会承担因果,但他自有安排计算。

从脑海和尚残魂的记忆里,顾剑平明白自己这具身体的身份,首先是佛家法名为明德,乃是安州青岩县青岩寺长老圆通和尚的徒弟,这一次是来这里白马寺借一件佛门经卷回去。

此界历史记载,佛门从西边而来,是两位白衣和尚带着一匹驮着经文的白马一路传教,而白马和白衣和尚第一出现就是在这个后面改名白马县的地方。

佛门从此地而起,渐渐往中原扩散,并最终以松山为总坛,而白马寺虽然为起家之地,但因为地方偏避,交通不便,以及经济人口等各种问题,于是渐渐没落,后面更是经历多次劫难,寺庙毁坏,许多原始经卷也消失不见。

不过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白马寺虽然没落了,但在经文收藏方面比起顾剑平所在的青岩寺这种后来新建的寺庙来说要多得多。

通过整理记忆和打探消息,除了身份任务方面,顾剑平对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