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 (第2/5页)

性烈如火,虽然年将近百,依然是不能稍作忍耐,如此快骑追风落日,日夜赶程,赶到川中时肖小侠一行还正在入川途中,“棋错一着,满盘皆输。”银髯叟只因赶先入川,险些遭受失足之恨,否则,肖承远一行入川之时,到处招摇要“杀尽川中五鬼”,银髯叟焉有不遇之理。

这天,银髯叟正到万县途中,村野无人,乡径幽寂,银髯叟一骑缓行,仰望云天,倒不知道自己如此追逐,要追到几时为止。

正在神驰之际,身后突然衣袂飘风,只一闪间,两人超过,飘然一晃数丈。银髯叟正奇怪川中荒凉乡道上,那来如此高绝身手的武林好手,突然,先去的两人去而复返,身形一落,站在银髯叟马前约十步的地方。

银髯叟立即一带马缰,停蹄不前,凝神一看,心里止不住微傲一震。

马前十步,站着一老一少。老的是白发如银,满脸皱纹,削腮尖啄,两跟紧闭,凹进去多探,像是瞎子,浑身蓝色布衣,天足布鞋。少的是英俊潇洒,神情飘逸的年轻相公,两眼露着神光,手中摇着一把折扇。

一老一少去而复返,银髯叟立即认出前面那位年老的瞎老婆婆,是久已闻名而难露一面的苗疆一毒鬼眼婆婆。后面那位年青的相公虽然不认识,必然也是鬼眼婆婆一流人物。

鬼眼婆婆是武林中有名难缠的老魔头,而且也难得到苗疆之外走动一步,今天突然出现在这四川万县的荒野村郊,必有所为。

银髯叟虽然谈不上惧怕鬼眼婆婆,如此去而复返,不是认错了人,就是有意寻衅。当然认错人的成份不多,武功如鬼眼婆婆之辈,说是认错了人,那是无稽之谈,若是有意寻衅,银髯叟鬼与眼婆婆毫无过节,有何衅可寻之也?

年轻的相公先赶上前一步 仰面傲然问道:“你是武林中人称银髯叟的吗?”

银髯叟一听可真是愕住了,没有人会这样问话,何况是个年轻的后辈。一时倒是气愤填膺,竟懒得回答他。

那年轻的相公一见银髯叟不答话,奇怪地看了一眼,接着说道:“问你的话,怎么不答?你是不是银髯叟?”

银髯叟突然呵呵一阵大笑,指着年轻的相公说道:“武林中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你这位年轻人如此问话,叫老朽如何回答才好。年轻人!你平时与令师鬼眼婆婆问话,都是如此问法吗?”

鬼眼婆婆突然把那一双瞎眼一睁,两道慑人心魄的神光一闪而逝,两只眼睛又像瞎了样的紧紧地闭上。

那年轻的相公顿时老羞成怒,欺身上前,怒叱道:“老鬼!休要逞口舌之辩,知道你是奇门剑客向老鬼请来的帮手,拣日不如撞日,就在这里解决了你呢!”招扇随手一点,疾如流星的径点银髯叟眉心。

银髯叟一见这年轻相公随手一招,却是功力顿见,怪不得他如此猖狂,没有把人放在眼里。本来想出手教训他一顿,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转而一念,既然他认错了关系,何必多生一事。

当下提缰一闪,在马上让开一招,说道:“年轻人!老朽与奇门剑客毫无瓜葛,你如此盲然乱动,岂不要让人笑你师门无教吗?”

年轻相公本来一听找错了人,也准备松手算罢,后来一听银髯叟一句重言相责,不禁玉脸飞红。骂道:“老鬼休耍花枪,你不是奇门剑客请来的帮手,我也要治你一个狂妄乱言之罪。”

银髯叟呵呵笑道:“好一个治以狂妄乱言之罪,如此老朽就要领教你这位苗疆高人的高足,究竟高明到如何地步,值得你如此目中无人。”

说话之间飘身下马,伸手一拍马臂,赶走坐骑,刚一转面站定,年轻相公折扇一递神招“昙花一现”,紫玉揩扇挟着一股寒劲,真如“昙花一现”一样,遽放遽收,照着银髯叟前胸各大xue纷纷点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