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颓势 (第1/5页)

林丽最近每个月都会收到一两条号称法院的短信,上面会写肖逸欠款不还,要强制执行之类。她很惊讶,估计之前她贷款的时候写了自己做紧急联系人。她直接在屏蔽了那些短信平台号码。

这天她和一个在做家政的前同事聊天,这个同事说她正在招聘,让她帮介绍人来,最好是会做灯片。林丽推荐了肖逸,这个同事说她前段时间和肖逸联系了,她确实没有在上班,搬到了宝安区。

林丽很诧异,她欠这么多钱,居然还不上班?但是她早就已经拉黑了肖逸,她也就只是远远地观看。

团队回到部门之后,发现原来的部门也在不断地缩减人力,老的团队没有新鲜血液进入,也留不住新人。现在留下来的人都是做了十年以上的人,让部门少了活力。林丽和一个做人力资源的朋友聊起来这个问题。

这个朋友说,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招聘的时候,出现了人年龄断层了,70后的人没有招聘进来80后的,80后的没有招聘进来85后的,85后的没有招聘进来90后的,就导致了现在老态的团队。

林丽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她知道现在保险行业业绩很难做,销售思路也从以前的重疾险过渡到储蓄型保险上,大家都在谈老龄化、养老话题。

部门的早会内容十几年都是同样的内容,很多业务员早会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看手机,看股票。而陈喜只是让他们不许看手机,久了,大家也就不想来早会了。有的人就会来打个卡然后就出去,等到下班再来打卡。尽管内勤也想了办法,时不时抽检或者点名。

新招聘的人无法理解,这是一份没有底薪的工作,每天早上还要过来参加早会,不参加就会倒扣考勤费。交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随着很多公司裁员减薪,本来大家只是在新闻里看到,没想到身边很多客户也开始诉苦,有的还叫苦不迭,一些老客户交不起保费,只能忍痛退了。

方玲的一个VIp客户为了支持她上高峰,当时投保了一份储蓄型保险,三年存,每年存100万。然而到了第二年续交时,他因为疫情后生意不景气,变卖了公司资产,已经交不起了。但是如果不交进去,就会影响方玲的续保率和销售资格管控。

方玲也很无奈,她思来想去还是帮客户找个方法去解决。她让客户从现金价值里贷出来提前用来交保费,但里卖弄大概有60万,还差40万。

她自己找了个民间借贷给客户借了20万,自己借给客户20万。就这样先把保费交上来。过了几天再把它退了,然后客户再把借的款还了。这也是无奈之举。

林丽也遇到几个客户吐槽后悔了买了交20或30年的重疾险,前几年经济好不觉得有压力。现在经济不景气,叫起来都很费劲。

但是又不能不交,退了更不划算,就是个鸡肋。林丽给他们再次讲了保险的意义和功能。结合现在的医疗现状,他们的家庭处在的阶段,需要看得更长远,不只是看着眼前。重疾险不止是用于重疾的治疗费的,更是解决家庭遇到风险后的收入损失补偿。

这些客户听了,觉得有道理,还是继续交下去。有的就通过改成月交,化小交费压力。林丽觉得大家都不容易。

他们的业务员家人有的也遇到了裁员减薪。他们团队里一个女生的老公,是一家新能源公司的项目经理,他是个学霸。他曾经有84项专利,为公司做出很多贡献。

然而他们这个上市公司,也扛不住压力。他们的电池生产出来是提供给新能源汽车的公司的,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销售遇冷,他们的货发出去了,钱却一直没有收回来。无奈之下,公司开始裁员优化。

首当其冲的就是工资较高的中高层,他们整个部门都被优化了。幸运的是,这个公司还比较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