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胸有山川之险 (第2/2页)

他刻意做出一副没礼貌、没素质的样子,走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

当然,这些都只是小手段,属于阴谋的范畴。

他接下来带领调查组要做的事情才是阳谋。

那就是在这件案子的边边角角里,寻找对岳湘有利的一面,突出它并加以放大,以达到减轻对岳湘处罚的目的。

这些都是精细活儿,需要耐心,也需要时间。

正因为这样,左劲才一上来就代表省政法委夺走了案件信息对外公布的权力。

必要的冷处理是不可或缺的。

这件案子一旦被媒体炒起来,调查组的办案人员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到时候调查组内部就会产生各种矛盾,不利于办案。

起码,不利于他左劲有偏向性的办案。

省政法委的调查组走了,给眉山县政法部门留下一副蛮不讲理的印象后,不管不顾地走了。

不管怎么说,调查组的这种做法都是在打击降低李怀节在眉山县的威信。

这种程度的打击,在眉山县工作个三五年的领导干部也承受不住,更何况李怀节这个刚刚调来,屁股下面的凳子都还没坐热乎的新人了。

因此,他的办公室也就冷清的可怕,没事绝对不会有人来找他汇报思想工作。

甚至连杨长兴都在琢磨,副书记办公室的风水是不是出了问题,连着三届的副书记都出事了。

而且,事情出的,一个比一个大!

关元岷之前的副书记,在要升任县长的前夕,下乡镇时出了车祸,等他出院时,县长已经换上岳湘了;

到了关元岷,本来都传出了风声,说他有希望去凉河县干一任县长的,就等着市里彻查福全铜矿案呢。

结果,无缘无故地被袁书记给调走了。

到了李怀节这里就更惨了。还没上任呢,就被逼着溅了一身血;现在更是被省政法委逼着承认错误。

结果嘛,自然显而易见的惨!

于是,风言风语在县委县政府悄悄流传开来,各种版本的八卦也开始从政府机关走进了街头巷尾。

但,奇怪的是,李怀节的形象在这些茶余饭后的流言里,是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正面形象。

而省政法委调查组的形象是负面的,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丑陋的。

李怀节的那一句“我党的干部还不至于要走秦桧的老路”,更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作为传播的重点。把李怀节衬托得更显高大,甚至有了三分英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