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4/4页)

他在附近的铁匠铺定做了一根9英尺长的顶端尖削的铁杆,把它安放在烟囱顶上。铁杆的下端拴上鹅的翎管那么粗的金属线,然后将金属线沿楼梯引到屋子里的金属水泵上,而水泵是通向地下的。他又把屋里的那段金属线分成两股,两股线的终端相距6英寸,各挂上一只小铃,两只铃的中间,用丝线吊着一只小铜球。当金属线有电流通过时,铃上的铜球就会响起来。

他写道:“在频繁地从上方的铃吸取火花和为电瓶充电后,一天夜里,我被楼梯上响亮的劈啪声惊醒了。我跳了起来,开门出去,我察觉到那铜球不是像往常那样在铃之间颤动,而是被支开,离开两只铃有一定的距离;当那火通过时,有时候很响亮、迅疾的劈啪声从一只铃到另一只铃,有时候呈一条连续不断、浓稠的白色溪流,看上去有我的手指般粗细,这时,整个楼梯亮如白昼,人们可以捡得起一根针来。”

那些铃在富兰克林的家里响了好些年。

看来,尽管他竖起那根铁竿主要是来取电做实验,但他也想到了用它来保护自己的房屋。10月1日他写给柯林森的信中谈了风筝的事后,加上了一段附言,言及了避雷针:“我很高兴听说我的实验在法国取得成功,及他们开始在他们的建筑物上使用尖状物。在那以前,我们已经在我们法院和市政大楼的屋顶安装了。”这是最早的关于避雷针实际应用的信息。

富兰克林在电学上的重大贡献对当时的普通人来说是奇迹,而对科学家们来说,富兰克林成了电学上的巨匠。从法国传来了对他的赞扬;他关于电风筝的叙述12月21日在英国皇家学会宣读,并几乎是马上就在当年的《学会记录》上发表。1753年7月,哈佛大学授予他名誉文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在同年9月,威廉学院和马利学院在1756年4月也步了哈佛的后尘;1753年11月30日,皇家学会“以其神奇的电学实验和观察”授予他哥德弗雷·科普利爵士金质奖章。他的电学论文被译成法文、德文(1758年)和意大利文(1774年)。在整个欧洲,他成了万众瞩目的世界名人。

富兰克林作出了科学史上最富戏剧性的猜想之一并证明了它,为人类用孩童玩具那样简单的一把钥匙开启了当时人们心目中不可知的宇宙的最黑暗、最可怕的门中的一扇,使人们不仅有可能预防雷殛这一最难以预测的灾祸之一,而且还可能驯服它、利用它,难怪有人称他是“新的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四、宾州一杰

★从共读社到美洲哲学学会

随着商务活动的顺利展开,富兰克林逐渐将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

1733年,富兰克林开始学习外国语。首先他学了法语,然后是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到这时,他翻阅了一下拉丁文圣经,忽然觉得自己幼时所学的拉丁语基础知识犹存,于是回过头来又学了一番拉丁语,最后还学了德语。在这几种外国语言中,只有法语是他既能读又能写(尽管写得不很地道)的,其他的只能阅读。通过学习外语,富兰克林的知识来源拓宽了。

1735年2月4日,富兰克林把在共读社宣读过的一篇论文在《宾夕法尼亚报》上发表了,名为《论保护城市不受火灾》,论及酿成火灾的各种疏忽和事故及防火须知,呼吁人们小心火烛。市民见了文章后第一次提出了工农联盟是推翻沙皇制度和地主资产阶级统治,赞同共读社和富兰克林的意见。不多久,一支30人的自愿救火队组成了。根据组队合同,每一队员必须经常保持一定数量适用的皮水桶和结实的袋囊和筐子(用以装运货物);一有火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