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2/5页)
是一个连接符号,而左边则是固定的一个“我”字,右边是类似于搜索框的输入对方姓名的地方。当然,边上也有个小照相机的符号,这也是可以直接通过拍照来进行匹配的。
石磊明白,只要在这个方框里输入对方的姓名,如果有重名,九成是会让选择更加详细的资料。而在下方,则是一个圆形的确定按钮。
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查一下亲密度,估计输入完成之后,再点击确认按钮,就会生成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代表了百分制的亲密程度。
刚觉得乏善可陈想要退出,石磊却突然看到这个页面的右上角,有一个小小的符号,那是三条横杠,一般说来,这代表着菜单。
点了一下,果然是一个下拉菜单,上边一共三个选项。
第一个是使用规则,第二个是匹配程度,第三个是亲密度细则。
嗯?还有花样么。
石磊看了看使用规则,跟他预想的差不多,就是介绍该如何使用,也说明了,如果有重名的情况,就会要求继续输入类如性别年龄等等更详细的资料,同时还建议使用者最好是直接使用拍照功能。
匹配程度则很简单,只是介绍了人与人之间,大概的几种亲密度,比如说和父母之间,和情侣之间,有相应的分值参考,避免使用者浪费查询机会。
石磊点开了亲密度细则……(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二章 亲密度细则
点开亲密度细则之后,出现的就不是一个小小的菜单了,而是一个类似于弹出广告一般的页面。
页面上,非常清楚的按照分值,罗列出从0分到100分的细则。
石磊定睛一看,大喜过望。这不单单只是一个亲密度的分值细则,甚至包括了每个亲密度分值段下,一些能够达到这个阶段亲密度的行为。这也就意味着,石磊无需对每个人都进行亲密度的查询,因为一旦他跟某人之间发生过这个亲密度细则上罗列出来的行为之后,那就可以明确的知道自己跟那个人之间已经达到哪个阶段。
0分:毫无接触。
这是最简单的。
1…10分:擦肩而过,问路,礼节性的身体接触。
这就是说,石磊在路上,和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都会存在一定的亲密度,只不过,这个亲密度的分值极低,石磊估计这就是一分左右。而问路大概会有个两到三分,毕竟说过话了。这意味着石磊到小卖部买包纸巾,也能跟老板之间存在两到三分的亲密度。礼节性的身体接触,就比如说寒暄,握手之类,那大概是五分往上的区间。
11…20分:互通姓名,虚拟交流并记住对方。
这也好理解,两人刚刚认识就属于这个阶段,又或者是在网上认识了某人,有过一两次的交流,下次见到这个id的时候还能想起对方。
21…30分:进一步的交流。
这个就比较模煳了,属于需要石磊自行估计的阶段。
31…40分:了解对方部分属性,掌握对方部分信息。
这个其实也很模煳,但比上一个阶段好理解。所谓属性和信息,无非是身高年龄星座血型乃至爱好这些,在生活里,这已经可以算是朋友,在网上,也至少可以算是比较亲密的网友。
41…50分:拥有对方的联络方式,包括社交网络的账号等等。
这表示需要两人之间建立初步的比较稳定的联系,当然有可能只是朋友圈点个赞,微博上回复一条评论等等,当然,这必须是相互关注,不能是单方面的。
51…60分:认识其部分亲友,了解其社会属性。
认识部分亲友不用说,等于打入对方朋友圈,而社会属性,估计是工作或者学习的单位,以及对方在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