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4/5页)

腾,安平先叫人把那边的寝室准备好,被子褥子都是新买放进去的,然后雇了辆马车,用的是老车夫,慢悠悠的将蓝氏接到镇上去,扶到屋子里安顿下,然后才开始放开手搬家。

说是搬家,实际上还有菇子烘干屋,鱼干烘干屋,这些不是拆就是搬, 很是麻烦。可又不能马上就拆。家里每天都有鲜菇鲜鱼入账,要是把这些拆了,东西难道要坏掉?

所以只能先在离镇近的地方选址盖好烘干屋,然后再把那边的设备挪过来,最后再拆屋子。

这回, 菇子烘干屋和鱼干烘干屋还有晾晒屋,仓库这些都可以放在一起,来回就省事多了。且货从镇上运,方便多了。

~~~~~~~~~~~~

同鞋们周末愉快~~

第两百四十六章新院

收费章节(12点)

第两百四十六章新院

先将蓝氏搬过去,然后几个丫环连同乐清身边的千回百转也全都遣去那边伺候着,又从农庄里调了几个长工出来,帮着才把老院儿的东西都搬过来。

没几日,老院儿便空置下来

靠山村老里长的眼光倒是好,花钱买下安平的屋院和院前这三亩地,院子是新翻的,而且有水有树有葡萄架子,这些安平都没挪,这些树已经太大,挪不动了。门前的地改建成小操场,平时学生去玩也可以, 给村里人开个会也能用上。

而且这样一来,赵程出资盖的那间学堂就不用了,以后也就不用再看赵程的脸色,这人在村里实在是嚣张了好多年,特别是赵凤进了许家之后,简直变本加厉,村民纷纷反映受不了,里长只好下了这个决定。那个赵程,也该消停消停了。

新院子是个二进的大院子,分外院和内院,外院是仆人家丁住的地方,内院分为主院和两个侧院,里面房间有十几间,主院还有一处花园。这么大的院子,一百五十两实在是捡了大便宜。

将老院那里的东西都搬来,又置办添置了一些,就算安顿下了。

搬完家,安平便开始忙活着盖烘干屋,地皮倒是不用头痛,直接用农庄里的地就行, 农庄三百亩良田,当时还附送了一块盐碱地,虽不能种东西,盖房子却是很好的。现在上面只盖了几间给长工们住宿用的屋子和几间‘办公室’,剩下的地方供安平盖那烘干屋,绰绰有余。

如此,农庄跟烘干屋放在一起,还方便于互相照顾,到了晚上的时候,只要庄上没事,乐清就可以跟安平一起回镇上家里去。

至四月末,烘干屋已经完全盖完,仓库也都建成,收鱼收菇和晾晒的工作全都挪到了庄上来,而靠山村那边,则完全交给了老里长。

这时,庄上的春耕也早就结束,地里种下的粮食都已经发了芽,绿油油一大片一大片的,一眼望过去,叫人心生惬意,那些烘干屋里干活的,都爱趁着休息时间跑到地头去,一边看着大片的绿地,一边聊天。

本以为乐清只是玩一玩的心思,安平也没抱多大希望,所以才差了王开明过来帮忙。没料到如今庄子叫乐清管的有模有样,安平跟蓝氏心下都欢喜,正商量着家里现在正好缺人,要是乐清能管好庄子的话,不若把王开明撤回来,在生意上帮安平的忙。

农庄一片繁荣景像,张家老院儿的人,还有安霞文陵他们都来看过,对乐清十岁就能管农庄一事啧啧称奇,赞不绝口。安红也偷偷来过一次,趁着乐清和安平不在,老远的瞧了一会儿,便走了。

事后,阿福把这事告诉了乐清。一个瘦弱的,有些畏缩的女人,乐清一下子就猜到是安红。想到安红,乐清不禁叹气,她家生活还是那样烂包,两个女儿瘦的不成样子。说起来,那件事已经过去了许久,安红都悔过了这么多年,而且农庄的地皮也是她介绍的。再说,她是临月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