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开导杨强 (第2/3页)

这一刻,杨强感到自己充满了斗志。

杨开笑了笑,看了杨强一眼:“我们之间还需要说谢谢吗?我看你真是太矫情了,咱们可是兄弟,不用说那些话。”

听了杨开的话,杨强哈哈大笑,杨开也乐在其中。

两人的对话在大笑中结束,驴车继续在土路上缓缓前进。

进了村里,两人直接去了杨开家。

杨强帮着把驴车上的货物卸下来,这才离开了。

杨开从里面从里面拿出一瓶西风酒,一包金丝猴香烟,一包糖递给父亲。

“爸,你等会还驴车时,拿着这些东西去队长家里坐坐。”

杨明扫了一眼杨开递过来的东西,点了点头。

杨英看着儿子手中的东西,有些心疼,但是她没有开口。

母亲的神态,杨开看在眼中。

等父亲离开,杨开笑着对母亲说:“妈,是不是有些心疼?”

杨英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杨开笑着继续开口:“妈,以后这种事情越来越常见。”

杨开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同时,需要求人帮忙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

“求别人办事,别人表面答应你了,可出了多少力只有他自己知道。你不给别人好处,没人会用心的。”

杨开解释着现实社会的潜规则,希望母亲能够理解。

“况且,这驴车还是生产队的,村里这么多人看着,咱家以后用驴车的次数越来越多,你不给队长好处,人家怎么说服其他人?”

听了杨开的话语,杨英知道儿子说的有道理。她不是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心疼那些钱,心疼儿子这么早就得学会这些世故。

她虽然也点头认同,但是脸上还是有些纠结。

看着儿子递过来的眼神,杨英勉强笑着回应:“放心吧,妈知道怎么做,不会拖你后腿。”

杨英不想让儿子担心,也愿意为了家庭的未来去适应这些社会的规则。

杨开转移了话题:“妈,我达去我大伯家了没?大伯家还有多少咸菜?”

“你早上离开一会,你达就去了你大辈(伯)家,早上吃饭的时候才回来,我也没问,你等你达回来,你自己问。”

杨开点了点头,便开始忙了。

“妈,你现在就把桌上那些肉煮了。今天事多,等会我还得用锅。”

杨英点了点头,拿着桌上的肉去了厨房。

杨开将做调料的材料整理好,然后和两个姐姐清洗玻璃瓶。

等杨开几人马上将玻璃瓶洗澡时,父亲回来了。

杨开一边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问父亲:“达,大辈(伯)家里有多少咸菜,你和他说买咸菜的事没?”

杨明点了点头:“说过了,你大伯你开始还不要钱,听我说要百十斤就犹豫了,我说了给钱,他拉不下面子,你等会自己去你大辈(伯)家和他说。”

杨开点了点头,擦了擦手上的水:“姐,剩下这一点就交给你们了,清洗过的把瓶口倒过来,把里面的水空干净,我现在去大辈(伯)家。”

两个姐姐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继续忙着手中的活。

杨开来到村东头的大辈(伯)家门口,直接推开大门走进去。

进了院子,杨开朝里面大声喊:“辈(伯伯),在屋里吗?”

里面土房中走出一个妇人头戴头巾,腰上系着围裙(注释:不是真的裙子,是农村妇人做饭时给腰间绑的围鸾,怕弄脏衣服)的妇人。

妇人一边开门,一边说:“谁呀?人在屋里头呢。”

杨开看着妇人的打扮和说话的口吻,他知道这人是大辈(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