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3/5页)

“你好。”

张伟仔细打量了一下对方,顶多三十出头,就已经是两杠三星的上校了,这说明对方不仅有能力,也有背景,不过依然不值得他关注。

“张先生,我们立刻出发?”

刘跃民邀请道。

“嗯,出发吧。”

张伟点头说道,他也想尽快把这件事搞定,然后就可以专心忙自己的事了。

刘跃民和他手下的士兵立刻上了飞行车,在前面带路,张伟则带着三个保镖驾驶飞行车跟在了后面。

一个多小时后,飞行车车队来到了莽莽群山中,张伟看了一下导航地图,发现这里是太行山脉。

随即,飞行车车队往下降落,一头扎进了太行山脉中,钻进一片树林,就再也没有人能发现车队的去向,天上的卫星也看不见。

车队在树林的掩护下缓慢的前进了五公里左右,然后~进入了一处灯火通明的隧洞中,又继续往前行进了一段距离,到达被钻空的山腹后,才停下来。

张伟下车后,好奇的打量着四周的环境,望着头顶那十几米高的天花板,啧啧赞叹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核掩体吗?”

刘跃民介绍道,“没错,这就是能够抵挡核武器爆炸的地下掩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交恶,珍宝岛事件爆发,前苏联领导人扬言对中国实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瘫痪中国130个大中城市,我们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在北京、太行山等多个地区建设了大量核掩体。

这里就是其中一个,整座大山已被“掏空”,底部由近百枚大型弹簧支起,以便于承受住天然地震或遭到核攻击时的强烈震动。顶部和四周都被厚达数百米的花岗岩包围,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掩体。通往外界的大门厚达2米、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一旦关闭后则“与世隔绝”,可在受到核打击时抵御强大的冲击波、核辐射等的毁伤,可谓固若金汤。

有了这些核掩体,苏联、美国即使先发制人,首先向我们发动核攻击,也无法摧毁我们的核反击能力,我们可以后发制人,进行反攻。

不过,这个核掩体已经废弃很久了,是在机器人项目启动之后,才再次启用的。”

第一百三十章 方舟

“哎,人类发明的武器越来越恐怖,地球上也越来越危险,核武器、生化武器都足以将人类毁灭几百次。”

张伟感叹道,浑然忘记了自己也制造了恐怖的杀伤性武器。

“确实,人类时刻处在毁灭的边缘。一旦大国之间爆发核大战,地球不会有事,但是人类会灭绝。如果世界核大战真的爆发,在几个小时内就会结束,数万枚核弹同时爆炸,将有20多亿人成为直接受害者,而且会使地球进入核冬天,厚厚的烟云遮盖着天空,终日不散,陆地再也见不到阳光,白天和夜晚难以区分,气温急剧下降,绿色植被冻死,海洋河流冻结,地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条件被毁于一旦。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核大战后活下来。

不过,核武器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抑制战争。自打人类世界打过二次大战之后,就没有发生过席卷全人类的大规模战争,尽管前苏联和现美国曾经进行了长期的冷战,双方的核武器都可以把对方毁灭很多次,但是却始终保持克制。这就是因为核武器的威力太大,固然可以毁灭对方,自己也会被对方的反击毁灭。

我们国家建国之初,军事武器落后,国防较弱,美国、苏联对我们虎视眈眈,直到我们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变,让我们国家开始得到安全的环境,国际地位也大大提高。”

刘跃民一边领着张伟向前走去,一边说道。

“核战太可怕了,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发明核武器的克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