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普天下若有不二臣 (第1/4页)

“将军,您睡了吗?”

屋里烛火还亮着,昭示着门外人也只是礼貌地问候。

卫茗坐在案前,手里拿着一本书,视线都不曾从纸面上移开,想也不想就拒绝道:

“若非皇上召见,那我已经睡了,什么事明天再说吧。”

门上映着一道高挑的人影,卫茗的声音大到足够叫那人听见,可那人依旧立在门外,不曾离开。

卫茗终于察觉到不对劲,他迟疑地抬头,电光火石间,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心跳骤然加速,卫茗丢下书抓起佩剑跳出案头,快步来到门前,一手扶上门。

这时候他却又犹豫了,他的心从未跳得如此快过,胜过初次独自领兵,胜过看到三千兵甲突出重围,隔着一扇薄薄的纸门,他问道:

“你来做什么?”

“我来请将军助我一臂之力。”

卫茗耳畔全是自己的心跳声,他的脸上浮现出丝丝迷惘,对门外人道:

“我说过,下次再见到你,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门外人反问他:

“那为何将军此刻不开门将我擒了去?”

卫茗没说话,此时他眼里已经有了些许挣扎。

他脑海中闪过无数想法,有无数问题,他想过也许谢玿已经死了,也想过谢玿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可眼下人就站在他面前,一门之隔,这些想法全部卷上心头,统统浓缩成一句:

“你如何进来的?”

门外那人耐性极好,声音平和:

“这个将军无需担忧,我自有我的法子。眼下六万大军驻扎在洛阳城外,将军,我来劝您,顺势而为。”

卫茗按在剑柄上的手垂下去,他将整个额头贴在门上,眉头轻蹙起,眼珠左右微微转动,视线飘忽不定。

挺好的,他想,在逃亡的日子里,谢玿也不曾停歇。谢玿究竟向哪儿去寻求援助了呢?南方?还是北方?亦或是心怀怨恨的百姓?谢玿回来了,带着大军,来救他的君王。

卫茗的心跳得极快,又低沉,像黎明前决战冲锋的鼓声,因饱收露汁而沉闷。他的脸皮发烫,热血在身体里横冲直撞——是恪守忠义的训诫,还是就此放手一搏?

卫茗的声音弱下去,问道:

“何以见得?”

“将军如今被困在这四方的金笼子中,老将孤立无援,西北岌岌可危,吾皇已老,走火入魔,万里山河拱手相让而不知悔,落得个人心尽失。”

悠悠一句叹息,卫茗最后的心防坍塌。

“将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太子不死,江山仍在。”

二月二十八日,残月西移。

卫茗一身甲胄,快步走在宫道上,两边高耸的红墙,在昏暗中仿佛弯下身子,极具压迫感地注视着踽踽独行的人。

然而肩负重任的将军浑然不觉,他每一步都似乎有着千钧之势。狭长的宫道,直通向那灯火辉煌的金殿。

天裂处,熹光点亮云边,雾气慢慢凝结。

天牢入口,看守的士兵站了一个时辰,盔甲上积满了细密的水珠,寒气直从脚心往身上冒。

远远的,一个人影出现在路的尽头,光线太过昏暗,士兵微微眯起眼睛,握紧了手中的长刀。

突然,一道身影变成三道身影,士兵一下瞪大了眼睛,有些惊怖地朝左右两边看去,他怀疑是自己看错了,否则怎么会无中生一,一中生三?

士兵回神,视线再次朝前看去,不料寒锋直指鼻尖,他心脏猛地一跳,脚步忍不住后退一步。

士兵刹那间吓到失声,瞬间反应过来后他便要拔出手中长刀,不料执剑之人朝他露出一个调皮的笑容,闪身一避,真正的刺客露出身形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