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 (第2/4页)
。人也没了影儿。
喜清欢目送喜庆靖离开也转身进了厨房,她不是原主,今天还是第一次知道柳杏儿这个人,自然不会像喜冰欢那样上心,她的心思在带回来的那些小鱼小虾上。
一个人躲在厨房里,把所有的鱼一一杀好洗净,从鱼的脊背处将鱼剖开,两边都抹上了盐,也有整条未剖的也抹上了盐,处理完了便放在一边。这些得腌上两个时辰左右才好进行第二步晾晒。
而小虾便更简单了,带回来的说是小虾,其实也有拇指大小了。做成虾干倒也不错,喜清欢把虾放在盆子里洗了个干净,烧热了锅,把盐在锅里炒到发黑,才把虾放了进去。虾还有些是活的,一受热,不可避免的蹦了起来,手忙脚乱的拿了锅盖盖上,又去撤了柴只留些余火,过了一会儿。耳朵贴近锅盖细细听了听,感觉不到声音时才又重新开了锅盖,里面的虾已经开始变色。等到虾整个的变了色,她才淋了些黄酒去腥,又去拿了扁箩,把虾都移到了扁箩上,才端着到了院子里找地方晾晒。要是天气好,晒上个七八天就好了。
接下来的日子。喜清欢每天起来先去竹屋打扫、喂食,退涨时间便在海边网鱼,回来就先处理,然后到竹屋那边和尹氏她们一起分分贝壳撬撬蛎肉,柳来福隔一天便会送来好几担的贝壳,里面也是各种贝壳都有,喜清欢等人就得把这些分出来,哪些晒成干,哪些养着送到铺子里。
这个时代没有冰箱也没有保鲜冰冻的任何设备,唯一能做的就是及得的处理,这样一样,家里每个人都忙了起来,就连李氏和梨花也加入了分捡的行列。
喜清欢自然不会少了梨花那一份工钱,分捡的时候,还让喜洁欢弄了些简单的布手套让她们套上,这样一来,二泉和梨花娘也不会心疼梨花那双手了,便是尹氏等人也极喜欢套上布手套,毕竟,哪个女人愿意自己的手被贝壳割得“遍体鳞伤”?
现在,柳二泉已经完全负起了蛎灰窑里的所有事,喜庆靖反倒成了他的帮手。
对于喜家的信任,柳二泉什么也没说,只是每天埋头苦干。
槐根也天天跟着柳二泉过来,喜婉悦做什么,他便做什么,这两天,两人神神秘秘的提着个小木通四下忙碌,两人都是乖巧有分寸的孩子,大人们倒是没怎么拘着他们。
柳老村长家的房子已经刷的跟新屋子一样,他大孙子的亲事也正式提上了日程,已经有不少人家托了媒婆上门相看,想来不久便会有消息,另一方面,就像喜清欢想的那样,柳老村长家的房子不仅为他大孙子提了身价,也为她的蛎灰生意带来了商机。
小柳村也有两户家境稍好些的也掏了钱挑了两担,邻村也有人听说了这事,陆陆续续的过来打听这事,柳老村长家还有喜家便成了他们参观的标榜,结果自然是满意的,花上几百文银钱却极可能搭上一门好亲事,这样的账许多人还是算得清的。
喜清欢的蛎灰就这样慢慢的兴旺了起来,连带着柳二泉和柳来福都忙得脚不沾地。
而四喜斋那边,来买东西的大户也渐渐的多了起来,有江、陶、邵三家那天的态度,青石镇哪个不知道四喜斋与他们有干系?有那心存好奇的、跟风的、想诌媚巴结却苦无门道的,都寻了过来,这一来,喜清欢的担忧也渐渐的成了事实。
货源和运输成了最大的问题,那么多东西,就算喜守业能一天送两趟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啊。
一家人一商议,只好决定在村里找帮手,可谁知,消息传出去,竟把小柳村的乡亲们都引了过来。
“喜伯,您喝茶。”枣花娘一向消息灵通,跑得比谁都快,这会儿,正笑得跟朵花儿似捧着茶杯凑在喜庆靖身边。
“喜伯,您尝尝这个。”尖子媳妇反应也不慢,抱着一碟看着像糕点的东西挤开了枣花娘,尖子赔着笑紧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