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4/5页)
虽然有徐铿的朋友照应他,但几乎夜不能寐,现在入狱了,倒能睡着了。他的毒瘾也戒了,正在狱中积极学习,盼望出去重新开始。
晨华报社经过全面审查和整顿后,虽然元气大伤,人员流失大半,但总算重新恢复了秩序。原来的社长经调查发现有严重的经济问题,已转入司法程序,上头外派了个据说是学者型的社长来,暂时代管社里事务。《晨华日报》和《晨华周刊》得以复刊,张桂英和霍帼英继续任主编一职。我第一时间去向霍帼英报到,她对我委以重任,负责以前诺娅的工作,经济专题报道。
我问诺娅有没有兴趣回报社,诺娅指指自己已经显怀的肚皮,说,算了,都已经走了,这样挺着肚子回去也不像样,不如等孩子生出来再说吧。我又邀请她去我家住,她笑着摆手说,她弟弟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她父母也算放心了,对她的事也从不接受到接受,老两口都来了,全心全意照顾她和孩子,现在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候。
所有的人和事看似都告一段落,我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霍帼英依然雷厉风行,依然咄咄逼人地问着“有没有问题?”。张副编依然悠哉悠哉地看着报纸,写着稿子,要着水喝。江美蓉依然穿着她的山寨大牌招摇过市。编辑部里人本来就不多,这会儿又走了两个,办公室一下空了许多。霍帼英交给我一份工作——帮她招聘新人。看着面试者一个个雄心壮志的模样,我想到了三年前和gary、诺娅一起被招到报社的情景。物是人非,命运轮转,一切似乎恢复了从前的平静,只是,我们还能回得去吗?
第七十九节 外派
“小菡姐,主编让你过去一趟!”新来的娱记孙明娜特意跑到我桌前,轻声对我说。
对于“姐”这个称呼我是不想接受的,哪个才26岁的未婚姑娘愿意被称作“姐”?可是不愿意也没办法,谁让我现在一天到晚都把头发盘起来,还老戴着一副平光眼镜冒充老学究,那个“姐”字就当作是尊敬吧。
我尽量不露出表情,对眼前这个刚从学校毕业总是一脸灿笑有时一惊一乍的小姑娘淡淡地说声“好”。
“小菡,让你来,是有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霍帼英说很重要,肯定就是比重要更严重了。我意识到这个任务不一般,立刻打起了精神。
“嗯,这件事儿,一个是周期长,一个是难度大……呃,我直说了吧,我想外派你去香港三个月,暂定三个月,有没有问题?”
我等着她说下去。
“是这样,咱们周刊复刊以来,发行量远不如从前。你也知道,现在媒体杂志同质化非常严重,读者的忠诚度很低,虽说周刊顺利通过审查,但是精英读者群流失严重,我们想针对这一群体做几期与众不同的专题报道,收复失地。想来想去,香港的经济发展这几年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近一两个月来你也知道香港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我们想,如果能针对香港的经济做几期专题,一定会是精英群体希望看到的。
只是这样的专题,不深入了解香港社会是做不出来的,于是我们联系了香港中文电视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幸运的是,这样的选题得到了电视台同行的青睐,他们提出也可以据以做几期电视节目,与我们周刊专题形成互补,这样一是可以扩大受众面,二是有利于提高影响力。我们一拍即合,现在需要编辑部马上派记者过去。
编辑部目前可派的人不多,像张副编这样的,能力肯定没问题,可是他拖家带口的,不适宜这样的长期外派,像新来的那个小伙子小丁,精力肯定没问题,可是能力方面我又不放心,所以只有你了。当然,你也可以有你的考虑,毕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这样吧,你回去想想,如果愿意的话,这周我就安排你走,如果不愿意,我再找其他人。”
我还是犹豫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