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第2/2页)
將劉承祐擊殺在尚書府,然後逃離開封,可惜這時候已經晚了,只得急忙去找王章。
楊璉殺出重圍,與眾侍衛回合,侍衛見劉承祐受了傷,都大吃一驚。
劉承祐強忍著疼痛,喝道:&ldo;走,去皇城&rdo;
楊璉簡單為他包紮了,一行人朝著皇城奔了過去。
此時,皇城內,劉知遠正在院子裡慢慢走路,積極恢復身體,李皇后扶著他,幾名宮女在身後慢慢走著。
劉知遠走了一會,額頭上已經滿是汗水,便坐下休息,李皇后取出帕子,替劉知遠擦著汗水。
&ldo;皇后,這幾日來,朕思前想後,始終沒有確立太子的人選。史弘肇、蘇逢吉等人都勸朕立次子為儲君,但是楊邠、王章又說次子無狀,不是良君,說要改立三子劉承勛,皇后,你意下如何&rdo;劉知遠慢慢說著話,有些艱難的模樣。
李皇后微微躬身,依舊為劉知遠擦著額頭上的汗水,道:&ldo;夫君,立儲乃是國家大事,臣妾只不過是一個婦孺,哪裡敢妄談&rdo;
&ldo;都是你的孩子,朕只是想聽一聽你的意見。&rdo;劉知遠說道。
李皇后微微皺著眉頭,想了想,道:&ldo;夫君,按道理,立長是最好的選擇。可惜&rdo;李皇后說著,不由想起了劉承訓,他雖然不是自己的兒子,但她不得不承認,劉承訓禮賢下士,有明君之風,可惜早早離去,這是大漢的損失啊。
&ldo;如今,承祐是夫君最大的孩子,按道理是他立他為儲君,不過這孩子的確心性不穩,需要有人管著他,不然會做出糊塗事情來。至於承勛,年紀太小,容易被人控制。&rdo;李皇后將心裡話說了出來。
劉知遠點著頭,劉承勛不過十來歲,是太小了一些。劉知遠也知道自己撐不了多少日子,在這亂世里,一個十歲的孩子根本無法做主,恐怕會成為傀儡。這樣看來,二十歲的劉承祐才是最好的人選,雖說他心性未定,但自己當初也是這般,只要輔以良臣,讓他磨練幾年,就能成器。退一步說,立劉承祐為儲君,至少不用擔心大權旁落。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