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4/4页)

展开,目光往纸上一扫,然后慢慢按在桌面上,对着众属下微微一笑,“下面,我要宣布对各位的正式任命。”

这时侍立在狄烈身后的阿术忽然大喊一声:“诸君起立!”

所有人闻声悚然一惊,下意识齐刷刷站起。

狄烈满意点头,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拟扩骑兵两千,步军三千,全军共十个营,五千人马。”

“第一骑兵营,指挥使杨奋,领五百骑。”

“第二骑兵营,指挥使杨再兴,领五百骑。”

“第三骑兵营,指挥使方洪,领五百骑。”

“直属骑兵营,指挥使杨折冲,领五百骑。”

“第一步兵营,指挥使张荣,副使贾虎,领五百卒。”

“第二步兵营,指挥使关忠勇,副使高亮,领五百卒。”

“第三步兵营,指挥使何元庆,副使孟威,领五百卒。”

“第四步兵营,指挥使张立,副使释智和,领五百卒。”

“成立后勤辎重营,指挥使左开,副使阿术,领五百卒。”

“成立教导营,指挥使由本寨主兼任,领五百卒。”

“任命陈规为天平寨右都监,督管文事、后勤;侯方镜为天平寨财税都监,督管财政、开支、出纳;刘二平为天平寨司农,督管农田畜牧之事;周德旺为百工监,督管监造,鲁大成(鲁老2)为军器监,主管军器制造,刘大为农器监,主管民用农器。其余司藏、司仓及各级副使,另行任命。”…;

狄烈本想让陈规再加上一个监造军工的职能,以发挥其人的特长。但考虑到陈规此人尚未完全归心,军工机密涉及重大,还是再等一段时间,好好观察,确定陈规完全没问题后再说。

宋朝的军队的编制分别为厢、军、营(指挥)、都四级。其中指挥(营)是禁军基本的建制单位,调动、屯戍和作战,常以此计算兵力。

宋朝的文官制度纷繁冗杂,各种勋官、散官、阶官、职事官之类的,让人看了头大。但宋朝的军制却简单明了:十军为一厢,二万五至三万人,相当于后世一个军;五营为一军,二千五至三千人,相当于后世一个团;五都为一营,五百人,与后世一个营差不多。每都一百人,类似于连;都以下设队、什、伍。人数与后世的班排都差不多。

因此,狄烈也觉得没必要将后世的那些连、排、班之类的硬生生插进去,这样反而会令手下官兵的固有思维搅乱。反正只是名称不同,实质差不多,干脆就直接照搬过来。

扩军之后,狄烈手上的兵力,也就相当于宋军的两个军,但狄烈却并不设军都指挥使,而是以营为最高军事单位。营以下为都,每都一百人,设一都头;都以下为队,每队五十人,设一队正;再往下就是什(班)、伍等小级别。

狄烈任命完毕后,张目喝道:“诸君,我们的时间非常的紧。三日之内,各位指挥使务必完成征召任务,再用一日来整军。六月初十,全军开始大练兵!” 。)

第八十五章 筑 关

(12点)

翌日,狄烈在关忠勇与高亮的带领下,带了二十名护卫及一群擅于修筑的工匠,前往苇泽关。

从天平寨到苇泽关的道路也多是山路,却修得很平整,运输绝对没问题。看来宋军打仗不行,搞基建还是可以的。路好走,众人自然就骑马了,反正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好马。当然,那些工匠们就只得步行了。

十多里的山路,快马顷刻即到。拐过一道急弯,很突兀地,一座残破却不失雄浑大气的巍巍关城出现在眼前。

数日前,狄烈从绵蔓水逆流而上时,在山脚下,远远仰视过这座雄关。不过因为距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