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3/4页)
厢兵,进剿梁山,结果官兵大败,从此郓州官府再不敢轻易上门讨野火。这也是梁山寨与刘豫结怨之始。
也正是因了这一战,梁山寨在东平一带名声大噪,引得不少水上讨食的江湖好汉前来投奔,遂成今日之盛。这一战一直是梁山寨中上至头领、下至寨卒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张荣、贾虎、孟威及燕七郎等人,以往也颇引以为傲,视官兵如无物,自觉本寨悍卒已是天下强兵。不过,自从大半年前出去打了个转,意外加入天诛军之后,几番与金军血战下来,他们的命运与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战斗与见识上有了质的飞跃,再不是当日吴下阿蒙。
因此,对于梁阿水又提及这得意的一战,就连当日战斗指挥者之一、一向喜将此战挂在嘴边的贾虎,都是老脸微红,赶紧岔开话题:“厢军的确是不堪战,但金军却不得不防。依俺之见,济南攻易守难。如何在夺取济南之后,在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守住城池,才是此役重中之重。”
孟威也附合道:“若关指挥使当真能说服其兄,里应外合,拿下济南自是不难。只是我天波营军械装备的储备,很难支撑一场不知要持续多久的战斗,这才是战前应着重考量之事。”
燕七郎的思维则转到了未来的战场上:“眼下济南及整个京东情形如何?济南城内军备、守御、士气及军心如何?金军对济南的攻战又到了何种阶段?俺们对此知之甚少,须先派遣一批硬探,尽可能搜集详实的情报,然后再根据情报制定作战计划。就像总教官常说的‘兵法有云,大军作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还应当加上一句,粮草未动,情报先行’!”
聚义堂上各营官踊跃发言,分析之精到,筹划之全面,远远超过他们本身的军职,便是大宋一军之统制,也未必有此等眼光思路。如果再考虑到这几人的草莽出身、大半年前还是只知喊打喊杀的撕杀汉,如今却说出这般类似沙场宿将与军中幕僚综合筹划的方略,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其他的人还好,都是天诛军出身,对于经过教导营这个大溶炉百炼成钢的军中菁英,早习以为常,唯有郑渥一脸震惊。
说实话,自从张荣等人重归梁山之后,各种对山寨的规化措施与训练方式就令郑渥一直不间断地吃惊着,更令郑渥讶异的是,这几位头领竟如士子外出游学归来一般,对天下大势及各种见识全长了一大截。甚至还能读写并签发各种军令……这能耐,令许多原先与他们一样,目不识丁的梁山老弟兄瞠目不已,也使得郑渥对他们口中时常提及的“教导营”心生向往,并由此对创建者、那位天枢城主,心生敬畏……
只是如此一来,郑渥也颇感憋闷,这些筹谋赞画的工作,以往本是他这位军师的活,但现在全被本应只知执行的将官干完了。那他就只剩下管管后勤、文案之类的虞侯本份工作了。
面对这批经过教导营首期特训出来的、有勇有谋的将官。龙旭这位参谋所能做的也只有总结了:“眼下雨水初至,但运河尚有浮冰,船舶不宜远行。最好待惊蛰之后,冰雪消融。大军再进发不迟。在此期间。我天波营须完成三项准备工作:一、将关指挥使从本城带来的一队精锐火枪兵编入本营当中。尽快使其融入我天波营,熟悉水上作战方式,形成战斗力;二、立即派遣一批硬探及数名熟知作图的队官。将济南一带建炎朝廷的官兵与金军的动态打探清楚,并绘制双方兵力、屯营、驻防及军资粮秣补给点的地图;同时派出有经验的船工,沿济水河岸东进,勘探从郓州至济南沿途路段的汛情;三、全营加紧训练,清点军资,修葺战船,随时待命出击。”
张荣目光一一从诸将官面上扫过,见再无异议,最后以目示意关忠勇,后者本不擅水战,又不熟悉军队地理,自然更无异议,于是重重点头:“立即签发军令,照此执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