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2/4页)
对付步兵,可以发射两到三轮,但对付骑兵,尤其是拐子马,基本上就只有一两次发射机会。而且放完就得跑,否则就会象饮马滩之战第一阶段那样,很容易造成弩手的损失。这样算下来,如果面对步兵,用神臂弓就足够了,如果对上骑兵,才发一两矢,着实鸡肋。当初是为了弥补火枪缺乏,再加上这东西库藏甚多,所以才加上了这个兵种。如今火枪的产量赶上来了,这平射弩手,就可以派去守城了。
至于弓箭手……用来打打弓箭奇缺的贼兵或土军还可以,对付装备较好,又有骑兵的军队,这射程真是太蛋疼了,还不如弩手好使,所以,也必须拿掉。
最后一排,依然是保护后队,关键时又可支援前队的机动力量,重甲枪牌兵。
而第九排,则是新兵种——掷弹兵!这是第二个变化。
饮马滩之战,最终给予金军致命一击的,就是那场地雷风暴。其巨大的杀伤力,对敌军士气的毁灭性打击,都是决定性的。同时也给敌我双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战后总结会上,各级将士都一致推崇这种爆炸物的威力,认为在军队中,应该增设一队能使用炸药的兵种。而此时由于火硝的产量上来了,制约火药生产的瓶颈基本解决,霹雳弹已经可以放开供应。于是集思广益之下,一支新兵种,掷弹兵出现了。
掷弹兵投掷的是霹雳弹,根据装药量,分三斤弹与五斤弹两种。无论是三斤弹还是五斤弹,都要比后世手榴弹的重量重得多,当然。杀伤力也相应增大。
正常情况下,一个中等身材、体格标准的士兵,投掷一个三斤弹,顶多也就是五十米的样子;投掷五斤弹,有三十米就不错了。当然,掷弹兵不是普通士兵,而是经过选拔的身高臂长、雄健有力的汉子。这种专业的掷弹兵。可以将两种当量的霹雳弹的投掷距离,延长三分之一。只是这段延长的距离,正好被第一至第九排这个本营安全距离抵消。所以,真正有效杀敌的距离,还是不变。
这样在三、五十米的距离上。对敌步兵进行打击,而不虞误伤本营士兵。
不过狄烈还是有些不满意,因为这样就意味着,掷弹兵只能在敌军步兵冲到本阵前二、三十步这样的近距离,才能发威。还是缺少中短程的强大打击力量啊。而且,投掷……一般人都知道,你随便扔扔没什么事,但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将一个重物甩出去。这胳膊很快就会又酸又麻,一直持续下去。轻了臂膀肿痛,好几天抬不起来,重的甚至会当场脱臼……
用手掷弹,就跟那些弓弩手一样,不能持久。顶多扔上个三、四十次。就会力竭,失去战力。所以,必须借助器具。
开始,有人提出用弩弓将霹雳弹发射出去。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当即获得一部分将士的赞成。但很快地,细加分析其可能性之后。被否决了。
为什么否决?只要想想霹雳弹是三到五斤的重量,那么沉重的玩意,绑在弩矢上能射多远?而且方向性与牢固性都不好掌握。最重要的是,弩是平射兵器,而狄烈要的是一支能在重步兵与火枪兵后面,提供火力支缓的抛射部队。所以弩是不行的,弓倒是可以抛射,但是弓力不足一石的话,又没法将这么重的爆炸物射出到足够远的距离。而一石强弓,还真没几个弓手能正常使用。
就在众将士绞尽脑汁的时候,还是狄烈想到了西方的那种抛石索。这抛石索极为简单,就一根绳子前端绑个碗状的布囊,里面放上石块,在头顶上旋几圈甩出去,扔个七、八十米小意思,还不费多大的劲。
于是很快制做了样品测试,结果五斤重的霹雳弹都能轻易掷出六、七十米以上,也就是五十步距离,效果很理想,掷弹兵由此诞生。
这一支代表天诛军的演习部队,队后插着一杆红色大旗,即红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