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2/5页)
象阿疏这样的人物更是如此,眼见这般人物也要向侄儿行礼,心中的震惊简直无法掩饰。
阿术将么叔的神情看在眼里,不动声色道:“开棺检查一下吧。”
阿疏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这个,自然点头同意。
虽然时近春分,但保存在冰窖里的设也马尸体基本完好,至少还能让熟悉他的人认出,这个面孔扭曲、满脸痛苦、脸上罩着一层死灰色的僵硬尸体,就是那个曾经那样的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真珠大王……
合上棺盖后,阿疏心里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感觉。看看昂然挺立的侄儿,再瞧瞧棺椁:本以为死了的人,好端端活着,还活得那样骄傲;本以为无人敢动、理应活着的人,却变成了一具僵尸……阿疏除了咧咧嘴,露出难看的笑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落日余晖下,望着阿疏孤零零地赶着马车凄凉远去的背影,阿术的嘴角慢慢勾起一丝莫测笑意。看样子,第一情报司终于找到内部突破口,有望在真定城打下一个大大的暗钉,或许在将来的某一日,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本章感谢永康镇书友提供素材)(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诛第一军
(原定于月底出行改到七月上旬,嗯,既然暂时不用出门奔波,十五就老老实实码字更新吧。六月最后一天,来个爽快的大章节。)
~~~~~~~~~~~~~~~~~~~~~~~~~~~~~~~~~~~~~~~
二月十五,平定城州府衙门(原平定县衙)大堂,天枢城军政两系高级将官,济济一堂。这是自天枢城夺取平定、扩张地盘及大幅扩军以来,首次召开的高级别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天诛军的重新编制问题。
随着金军对太行各寨义军的扫荡,横亘千里的太行山脉,从北至南,除了钉子一样牢牢扎在太行中部的天枢城之外,其余各寨义军,被一扫而空、撵进大山深处。
此时的太行诸寨义军,只有两条路可走:一、在寒冬腊月季节,困死于太行深山;二、投靠太行的擎天一柱——天枢城。这几乎用不着选择,就连太行四大寨都义无反顾地投向天枢城了,其余中小寨子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尤其当五马山寨举寨并入天枢城之事传开后,太行山各中小势力更是趋之若鹜。甚至远在太行北麓的五台山各寺庙,都有僧人慕名来投,而且还指名要求成为天诛军著名僧将——释智和的麾下。
在天诛军一系列辉煌战绩,以及面对金军的重兵剿杀下,一枝独秀、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光辉形象,再加上《奈何关保卫战》的大力宣传。天枢城与天诛军,做为太行最后、最坚定的抗金力量,已深入人心。至建炎二年正月底,天枢城已完成对太行南北诸势力的吸纳整合,全势力人口达到二十三万。对于平定军这样的中等州城而言,人口的容纳量已达到极限。
人口的剧增自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粮食问题首当其冲。好在天枢城的粮食储备还是很充足的,击溃金中路军后,又缴获了大量粮秣,而且去年秋季开始播种的大豆与小麦都有了不错的收成。有这般诸多来源。支撑数十万人三五个月的口粮还是没问题的。
眼下已经开春了,正是播种的好时节,天枢城什么都不缺:人口、田地、谷种、农具、耕牛、以及各级经验丰富的吏目。有如此万全齐备的条件,若还不能养活二十多万人口及几万士兵。可以直接从太行最高峰往下跳了。没人拦你。
狄烈军人出身。民生行政这一摊是他的短板,他也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事务全揽过来——真正的大权独揽可不是像诸葛武侯那样。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过问,那是嫌死得不够快,而是抓大放小,横向管理。就像后世的跨国公司那样,只要掌控住公司那几个头头,下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