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3/4页)

理这类问题时,反复提到的一个经验就是空气流通的重要性。干腐病菌的孢子无法在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生存。有的房屋测量师会建议安装一些气孔或者其他的设备来保持木材的干燥。通过这种方法,虽然干腐病菌的孢子仍然存在并吸附在木材上,但是它们却无法大量繁殖。

即使一个小小的正念也可以在某一刻打破抑郁的顽固锁链。

与这种情况类似,我们也可以说压力、疲倦和冲突的情绪会在没有觉察的空气中生存。虽然并不是说有了觉察它们就会消失,但是觉察却能够为它们腾出更多的心灵空间,而这种开阔的心态就像新鲜空气对干腐病菌的孢子一样,能够让自我贬低的思维模式无法继续繁殖。正念能够在早期觉察它们,认清它们,并且注意到它们产生和消亡。正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需要抓住它们也能将它们看清楚的方法。觉察本身是我们的亲密战友,但是我们却常常没有用到甚至没有发现思维的这个维度。它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强大力量,却被大多数人所忽视。在下一章中,我们将介绍很多方法去探索思维和心灵这一新的维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4章正念式呼吸和行走(1)

觉察的入口

吃葡萄干的练习虽然很简单,但是它的意义却非常深远。它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转变注意的方式来获得不同的经验。利用觉察的力量可以打破沉思式思维的僵化锁链,把我们从长期的抑郁中释放出来。但是要开发这种力量需要某些我们尚不具备的技巧。这一章和第二部分余下的章节会向你介绍一些正念的练习,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你发展某些能力,辨认出行动模式并将其转化为正念的觉察。

训练气定神闲

转换思维模式的能力培养需要我们学会如何与此时此地的现实(不论它对我们来说是何种存在状态)相联系。这个说法听起来容易,但是却很难做到。很多时候,如果事情没有按照“我们的方式”发展,我们就不希望活在现实中,而是希望能够逃到别的地方,任何别的地方都行。此外,大部分的时间里,不论你多么努力,想要把注意集中在当前的状态是十分困难的。我们的思维四处乱窜,就像热带雨林里的猴子似的,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

你多半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走出一个房间想要找一把剪刀或者电话号码簿时,却发现自己茫然地站在另外一个房间里不知道要干什么。还有的时候,你读完一个笑话想要跟朋友们分享,但一两分钟后你却在思索有没有检查支票簿的事情了——你根本没有意识到思维是如何从一个转向另一个的。我们的大脑好像自己长了个脑子似的,根本不听我们指挥。

仅仅能够意识到这个事实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发现。但是,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大脑,让它即便在有很多干扰的时候,在面对不愉快的情境和压力的时候,也能够不慌乱无措,更加集中于当前的事情呢?我们如何维持和加强自己的注意力呢?

我们需要通过选择注意的点和注意的方式来实现上述目标。为了使这个策略奏效,我们还需要发展一定程度的动机和意向性,以防止被大脑根深蒂固的旧反应模式所摆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会在下面的内容中详细解释。

小僧的故事

在古代喜马拉雅地区的某个王国里流传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故事,说的是某个新入佛门的小僧非常期待与师父的第一次见面。尽管他心中藏着许多的问题渴望得到解答,但考虑到这还不是询问的恰当时机,因此他识大体地专心倾听师父的教诲。师父的指示简短而直接。“明天早起,然后爬到山顶的洞穴。在那里,从清晨一直打坐到黄昏,心无杂念。用任何方式去摒除杂念。当一天结束之后,来找我并谈谈感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