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岁之末 (第2/2页)
备让锦衣卫自己内卷一下,浓浓的竞争上岗的味道,这帮家伙有得折腾了。
“谢陛下恩典”
刚要起身告退,骆思恭又转过身来。
“朝鲜那边来报,朝鲜王畏惧建奴,卑躬屈膝不得人心,西人党上下串联,似有意另立新君,或许近日就会来试探我大明的意思。”
“西人党?”
“是,西人党向来亲近大明,今岁可靠,来得都是西人党派中人”
“他们的意思?”
“前番我军入朝驱除建奴,朝鲜王子李倧率兵响应,深得人心,多数人主张立其为新君。亦有人主张内附大明,而今未定”
“洪承畴怎么说”
“洪大人还不知此事”
校哥儿想了一想,刚要开口,就笑了
“国公既然调休退隐,先不用管这茬事了,将这消息发给有关人等,问问李若琏和田尔耕怎么看。另外,朕也想知道,洪承畴准备怎么办。还有,也问问袁可立老师的意见”
骆思恭转身行礼告退,步伐轻快,面有春风。搞得与他擦肩而过的孙如游老尚书,一脸诧异。
校哥儿依然拿着一根香烟,在鼻子下嗅了又嗅。
好的嚒,又来一个,来,点上!
老孙头也没怎么客气,这一套享受,他熟悉。
“陛下,老臣此来,乃是为了京查”
“京查?”
“明岁,正是京查之年,吏部得先要有拟个章程,听听陛下的旨意”
,!
校哥儿顿时醒悟,京查是大明官员的一次大考核,也就是大洗牌。每到京查之年,基本就是党争置为激烈的时候,他刚登基的初期,东林人一直盯着吏部的位置,就是为了等待京查再来,发一波力。
京查是先由吏部考功司开始的,随后都察院等言官部门也会加入,正常情况下,这些人多数是马前卒,重要的还是堂上大佬们的意见。不正常情况下,言官抱团成规模,弹劾奏折满天飞,挟裹“民意”对抗堂上大员,也是很厉害的一种情况,比如东林就擅长这一套。
校哥儿可不:()明天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