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4/5页)

来,他略微点头将刚刚探子递上来的文书放到桌边对朱元璋道:“继续。”

接下来还要同猛烈的反扑过来的元军较量,轻忽不得。

但是即使如此,张无忌还是觉得心神不宁,这种感觉之前也有过一回,而那一次的结局就是青书哥跌落悬崖,这种相似让他无法宽下心来。只能勉强按捺住内心的起伏。

只要,只要青书哥不出事。

他本来对自己的感情并不抱任何希望,甚至只盼着能够一直看着青书哥就好。青书哥“死去”之后也就万念俱灰,待得见到卓清远,竟然硬是被对方激的争胜心陡然增强,竟然变得开始有些强取的架势来。

大约是见到了卓清远那般冷厉决绝的模样。然而张无忌到底天性醇厚些,行事对人仍旧看不太出变化,唯独如何面对宋青书让他每每都无法决断。

一方面像每个男子一样,恨不能让青书哥一直在身边再不让别人瞧见,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宋青书到底不是女子而是个男子,而他无论如何在心里下定决心真正面对宋青书也还是无法变得那样。

他在青书哥面前大概永远都不能够变得成熟。

“汝阳王那边,有什么消息?”

朱元璋面色一沉,道:“沈少爷说了,前些日子他送礼进京,听闻宝物皆被汝阳王取了去,然而后来所见,这些宝物大抵都进了别些个官吏的手中。”

“哪些官吏?”

“皆是一些汉官。”朱元璋说出话后自己也疑惑的皱眉,元朝廷对汉人的打压是举世皆知,汝阳王如何此时竟然开始拉拢这些人,他正在前线吃了败仗,又同蒙贵族离心离德的话,岂不是自讨苦吃。

然而张无忌却模模糊糊的觉得自己大概了解些东西:“汝阳王同汉人常年的打交道,对我们的了解不比寻常,决不能轻忽。”他想起青书哥曾经当做晚间聊天的时候对他说的话,猛地一皱眉后道:“那些官吏,都是些什么职位?”

经他这么一提醒,朱元璋才想起来,冥思半刻后道:“这些人,年龄不一,但是有不少是前朝遗老,而且,都是原来宋朝兵部的将领官员……”

那就是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吗?”

明教内大多是些农民弟子,就连一些坛主也不曾读什么书,更不用说熟读兵法行军打仗了……张无忌微微咬牙,有些急躁起来。

与他对比鲜明的是宋某人优哉游哉的在路上。只是他现在的心情也不见得好得到哪里去。

从南向北,越靠北边,村子越是荒乱,更是许多村庄成了空村,穿过的时候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想起无忌以前告诉他的曾经在送杨不悔去到杨左使身边去的时候差点在路上被人当做食物给煮了吃了,宋青书此时才真正察觉到他所说的话里的真实面貌。

如若不除,国之不国。

他自己自然是对未来的明朝充满了信心,只觉得他们大有可为,元兵定不能够敌得过明教弟子,一直等到后来方才明白自己的思路究竟有多错。

翻身下马,随手将缰绳丢给迎上来的小二,如今人烟稀少,连带着这些铺子也生意艰难。走入客栈中宋青书略微扫视了一眼,发现并没几个人,一只手就数的过来,莫名的有些惆怅,自顾自的找了个位子坐下将包袱放到了身边。

他从一开始就没有随身带剑的习惯。当初在江湖上闯出公子一剑的名头也大多源于爱好随便拿个东西就上手。如今更甚——到现在还不太有武林人士的自觉,上一辈子的习惯根深蒂固。

旁边有阴影压住了正在故作沉思的宋青书,一抬头没看见小二那张脸反而见到了一个胡子拉碴的老头,不过虽然衣服很破头发凌乱,却是气色红润,一看就知道其实日子过的很好……他以为他是在看相吗?

正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