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4/4页)
关于东海贼招安问题,同样在刘协这个插曲过后被提上了正式的议程。
八月六日到八月十七日,十一天之内,原海贼李群、杨甫部被收编完毕,由于刘晔主事,对于他们中所有有案底在身都是经过了详细再查,故而排除了不少冤假之案,为其平反后再来收服其中被迫。而对于真正穷凶极恶,刘晔采取的态度也很简单
因招安前早有言,若其来归,可以刘晔的信誉来保其必定无事,故而限其两日之内离去。两位领李群与杨甫却并不在此列,他们能作为领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他们本身并不精于如何作战,反而是头脑精明,多居于出谋划策角色。虽然居于贼身极久,但两人都是从灵帝末年逃难士子。走投无路,这才不幸沦于贼窝,靠着他们的头脑,用十余年时间一步步走上了高位。面对刘晔已筹建水军,就算没有他们的加入,只需再过得三年左右,只怕有刘晔地充足人力财力支持的水军依然会强盛之极!
到那时。摆在他们面前的就不再是有退路的可以选择接受招安,可以依着刘晔的条件,继续带领一部份士兵作为将领,而是再无退路,只能等着何时刘晔有了十足的把握,然后便挥军直扑他们的老巢,迫其必须一战的结局了……
将目光放得长远,而并非如王通那般认为现今刘晔拿他没有办法,正面作战赢面虽大些。却无长途坚持的能力,故而依旧选择作他逍遥草头王,择机便在刘晔于徐州治海布置军队防守的空当处登6,然后抢掠粮食财物。
面对实力渐渐强大地刘晔,李群与杨甫清楚地明白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区别,故而在太史慈出刘晔招安信件后。只是稍作犹豫便将前时三家领定立所谓“工同进退,誓抗官军”的盟誓抛于九霄,稍作整顿后便直接按照上面要求,将全部的海贼以及其家属带上到达朐县刘晔水军大营外等待整编。
那些刘晔不需要地穷凶极恶之辈。他们当然不可能在6地上刘晔大军不怀好意地目光下入徐州境内。等选择完毕。两家一共五千手下中。却有三千六百人合格。连带其家属总计约在七千人左右在李、杨二人带领下被迎进了朐县城中。而剩下地那些恶绩累累地一千四百余人。以及他们地家属合四千人便剩着舟船迅离开。投王通去了。
“任李群为水军建武校尉。杨甫为建威校尉。汝二人当为太史将军左右手。辅其早将水军操练得宜。成为一支强大战力!”
八月十九日。整顿完毕后地太史慈领着李群、杨甫二人入郯县听侯刘晔地下一步指示。对于两人地正式任命也需得刘晔亲自委下。以示重视以及兑现诺言。
“属下等必然全心帮扶于太史将军。以谢明公大义不责。并加重用之恩!”
分别是三十二岁以及四十岁地李群和杨甫同时作礼出声道。
对于他们来说。在打听过刘晔有极为可靠地信诺之名后。对于今日这一幕已算是早有预料。但真正到这个时候。他们还是有不小地感触。没想到期盼十余年。最终终于能够得到赫免。正大光明地行走于6地之上。而非是百姓人人喊打。官吏们深恶痛绝地海贼。这其中地差距自然是不小地。
刘晔现今的属下们可谓各种出身皆有之,同理,有这样的出身背景,那也注定了无论武将还是文臣,必然会因为固存的门阀观念而由其不同的出身组成各种大大小小地,基本上利益相同,所进之言也是互相支持的集团。
这个现像在幽州并不算太明显,只有三种并且都限于文官系统之内:一是刘晔所任命的流亡士族,荀或、戏志才、田丰都在此列,他们是掌握了最大的权力,处于统治构架的最上层;二是本土的士族,他们充任了中上、下无数个职位,整体力量最为庞大;最后就是幽州本土士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