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3/4页)
,这个时候,应该是戏馆里散了戏,看戏的人向那到处的三六九面馆,吃着消夜点心。那不会瞎猜的,自己在重庆,就尝过那么一回好滋味。他想到这里,有点悠然神往了。两只手也就搓得十分有劲,瑟瑟作响。他又想到那回在戏馆子里看着盘丝洞的京戏,八个美丽的蜘蛛精,在雪亮的电光下,在台上跳舞,多么醉人,出了戏馆之后,在三六九吃了一碗汤团,软软的,甜甜的,几乎没有嚼,就吞下了肚去。重庆人应该还是那么样,他们可会想到常德城里今晚上的滋味。他正是这样想,战壕上有人轻轻喊着王彪,他听出是程坚忍的声音,便立刻答应着有,程坚忍道:“我们回师部去。”他正巴不得一声。坐在战壕里不动,这大风下,实在有点支持不住,走走路,身上就可以冒一点热气了。他跳出了战壕,见程坚忍挺立在风头上,向前问道:“我们就走吗?”程坚忍低声道:“夜深了,低声些。”他说完了,就在前面走。大风由后面吹来,仿佛在推动着人,王彪也就一声不响,顺风而行。眼前虽然还看到火光偶然一闪,但大地被风刮得昏黑,零碎的炮声,在远远近近响着,已是上十分钟一响。步枪子弹声,嗤!啪!点缀着战场有些沉闷。东角有时嗒嗒嗒发出一阵机枪,但也只有两三分钟的联续,人在路上走着,拥上前去的风,把田原上的冬树枯条,吹得像野兽在嚎哭,电线被风弹出凄凉悲惨的调子。小声嘘嘘大声呜呜,炮轰毁了的路旁民房,也在夜声的哭泣中动作,秃墙上的沙土,噗嗤嗤的向下坠落。房架子上的焦糊木料,不时噗笃一声落下一块。这两个人中,程坚忍是有着相当文字陶冶的人,他觉这西北风,在这个炮火寥落之夜,已写出一篇吊今战场文。枪声少,人声更是没有,其他生物的声音,自然也是没有,让西北风尽量地去朗诵这篇动人心魄的杰作。眼光接触的呢,远处有些野火之光,像夏夜在乡间农场上纳凉,常常看到远处闪的乾电,不过这多了一种雷声配合而已。星光下,也还可以看到负郭人家,只是那种焦糊的气味,就在这里空气中荡漾,于是仔细一看,就能看到人家残破歪倒的轮廓。路上偶然也碰到一两批上前线去的武装同志,老远的彼此对过了口令,挨身而过,有时也说两句话,都是简单的字句,沉着的声音。在路上悄悄地走着,他心想:很难有这种抓得住当前情调的文人,写出这么一首动人的诗,也不会有那种名电影导演,能幻想这么一个镜头。战争是暴躁的,热闹的,丑恶的,但有时也不尽然。他只管沉沉的想着,终于挣的一声,碰着件东西,原来炸断了电线横拦在路上,他扶开了电线,继续地向前走。在大西门附近,遇到一连布防的部队。他们在些微的星光下,不带一点火,肃静的布防,但听到枪托声,步履声,锹锄动土声,在寒风里散布。遇到他们的官长,说起话来,知道是属于一七一团。到了城门口警戒部队,挺立在风声里。程坚忍上风站住了脚答应了本晚的口令,随着那些呼噜噜推进城门的风,在门洞的沙包堆缝隙里。缓步进了城,顺着中山西路,走向城中心。这条街,不但经过多次的轰炸,也中了很多的炮弹,房子是整片的成了残砖烂瓦堆,连空屋架子,都很少有。风呜咽着哭过了这废墟,天上几个孤独的星点,似乎也让风诱惑得在眨眼。这里没有什么杂乱声音,偶然有巡防部队的步伐声,答复了城外炮响,那炮声也像劳动的人,感到了出汗过多的疲乏,很久一两声气喘。远远的,可以看出街尽头两三星灯火,那正是彻夜备战的战士,在那里工作了。风和冷,夜和静,被那零落的枪炮,点缀出一分严肃的气氛,不曾倒完的人家,在墙脚边涌出一丛丛火光来,就近看见部队的伙伕,挖了地灶煮饭,为了敌人过于逼近,为了轰炸过于频繁,煮饭烧水,已不得不在夜晚工作了。在那火光上,大锅冒出如云的水蒸气,两三个伙伕,人影摇摇的在火光水蒸气边工作。上风头经过,可以听到他们细微的,沉重的,断续的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