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4/5页)
吴大膘拧着脖子拉走,别处逼钱去了。
众人暗忖这少年轻功不弱,武功定也差不哪去,实是比无可比,徒留此地也无意思,草草议论几句,向包、尚二人客套道别,不到一刻钟俱都散了。
朱文云瞧着已空了的院子唏嘘不已。尚忠冲他点点头,招来一直立在旁边的二个年轻男子,向朱文云道:“好,从今日起你们三位便属我海天镖局。文云啊,这位是杨随化,那是柳长风,江湖号称‘杨柳随凤’,是对师兄弟,你三人一日入我镖局总是缘份,不妨见过。”
那杨随化向朱文云道:“朱兄今日风彩卓然,不知师承何处。”
包宇和尚忠也饶有兴致地听着,除了郑和书信所言,他们对后者也是别无所知。朱文云暗然道:“雕虫小技何足挂齿,在下只随父亲学过几日拳脚,哪里有什么风彩可言。”
杨随化又道:“那么令尊定是一方高人,传得如此精妙的轻功,可绝非泛泛之辈。”
朱文云道:“家父学术渊博,但这武之一道却非所长。这路轻功确是他老人家的拿手活罢了。”
众人见朱文云不但谈吐儒雅,而且质朴无华,一是一,二是二,俱都心生好感,彼此寒渲不已。只是那柳长风却极少开口,不被问及几乎不怎么说话,倒是杨随化人如其名,人生随化,乐观豁达,很好相与。朱文云知他二人是华山门下,杨者用剑,柳者使刀。二人虽性情不一,但义气相投,实俱都是性情中人。
杨。柳二人家中殷实,此来只为习练,实则不愁生计,旱在城南购得一处住所,当下告辞回去休息,欲明日再到镖局报到。但这可让朱文云为难,他与父亲居在英国之时便是清贫渡日,家中残烧殆尽,此时回国可说身无分文,后幸得郑和资助一二才到得杭州,更别说房屋田产了。
包宇看出朱文云难处,拍着他的肩膀道:“文云你莫不是无处容身吗?左右你我投缘,不如暂寓寒家,等放了月钱再作计较,如何?”
朱文云颇为惶恐道:“这。。。包大哥,这怕不大方便吧!”
包宇道:“无妨,反正我家屋子多得紧,家父家叔最喜渊博之土,你来二老定然欢迎。”
“不过,令妹。。”言下有些惧意。包宇大笑道:“哈哈,我那妹子虽是莽撞,但面冷心热。瞧给你吓得,她能吃了你不成,就箅她真吃你,不是还有为兄挡着吗?”
朱文云被包宇说笑,有些尬尴,再一看他,却是仰头望天,神色凄凉幽惋,每每涉及纪芳华,他都会露出如斯这般的样子,令朱文云好不奇怪,问道:“包大哥,你这怎么了,对了,她怎么姓纪?你还没有回答我呢!”
包宇看了朱文云一眼,问:“你真想知道?”
“如果有甚难处,大哥只当没听见便了。”
“也没什么不方便的,我信得过兄弟你,正指着你指点呢!”
“但有能帮忙之处,小弟自当尽力。”
“好,好,现在天色还早,哥哥带你到处走走去。”这两人虽是头一天相识,但却互敬互佩,相见恨晚。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知己二字实是难能可贵也。 。。
第三章 江湖(2)
这包宇带着朱文云将杭州的古迹名楼,大道小街看了个遍,他是地道的杭州人,这一路连说代讲,与向导无异,他口才便宜,让朱文云对这文明悠远的故国更生祟敬,暗叹若是此生都旅居他乡,与这泱泱华夏无缘以见的话忒也可惜了。而包宇面对这个海归游子也是越发赞赏了,这朱文云年纪不大,但学识之渊却绝非常人可比,到得些名山胜水,他总能以诗词助性,无论名篇古句,诗词歌赋皆如信手拈来,偶尔竟是出口为章,自作诗词,文彩奇佳,才气轩然,比之七步成诗的曹子建也不遑多让了。而且遇到一些奇观异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